依約

詞語解釋
依約[ yī yuē ]
⒈ ?依據;沿襲。
⒉ ?仿佛;隱約。
⒊ ?大約;大概。
⒋ ?形容情意纏綿。
引證解釋
⒈ ?依據;沿襲。
引《隋書·王劭傳》:“採民間歌謡,引圖書讖諱,依約符命,捃摭佛經,撰為《皇隋靈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謹依約廟則,每歲以二至、二分暨正旦,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書考異》:“出 孔 壁中者,盡后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論》《孟》中語,并竊其字句而緣飾之。”
⒉ ?仿佛;隱約。
引唐 劉兼 《登郡樓書懷》詩:“天際寂寥無雁下,云端依約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詞:“風流妙舞,櫻桃清唱,依約駐行云。”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詩:“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約兩行書。”
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隔江依約聞絲竹,往事悽辛話亂離。”
⒊ ?大約;大概。
引唐 元稹 《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
宋 蘇軾 《江神子》詞之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 湘靈。”
陳殘云 《山谷風煙》第十四章:“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時辰,他不知道開什么會。”
⒋ ?形容情意纏綿。
引元 舒遜 《感皇恩》詞:“誰道小窗蕭索?青燈相伴我,情依約。”
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詞:“芳草閒愁遠,情依約,寸心剛被春拘管。”
國語辭典
依約[ yī yuē ]
⒈ ?依照約定。
例如:「他依約前去赴會。」
反失約 爽約
⒉ ?依稀隱約。
引唐·白居易〈答蘇庶子〉詩:「蓬山閑氣味,依約似龍樓。」
清·厲鶚〈疏影·輕陰冉冉〉詞:「依約勻梳月底,亂云鋪滿徑。」
⒊ ?大概、大約。
引唐·元稹〈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
唐·白居易〈贈鄰里往還〉詩:「骨肉都盧無十口,糧儲依約有三年。」
⒋ ?承襲、結合。
引《禮記·表記》唐·孔穎達·正義:「文王之興,依約先祖。」
分字解釋
※ "依約"的意思解釋、依約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來到初二4班教室外的閔楓,沒有見到依約在門口等他的閔飛,卻是看見了在走廊正和同學談笑風生的老姐程曉君。
2.欲話心情夢已闌,鏡中依約見春山。方悔從前真草草,等閑看。環佩只應歸月下,鈿釵何意寄人間。多少滴殘紅蠟淚,幾時干。納蘭容若
3.是什么力量召喚世界各地的校友放下工作,擱下業務依約赴會?
相關詞語
- yī jù依據
- yuē dìng約定
- guī yī歸依
- huì yuē會約
- yī zhàng依仗
- yī cóng依從
- yī tuō依托
- yī yī bù shě依依不舍
- yī xún依循
- yī wēi依偎
- yī rén依人
- zhào yī照依
- yī cǎo fù mù依草附木
- yī cún依存
- shěn yuē沈約
- tè yuē特約
- guī yī皈依
- yī liàn依戀
- yī bàng依傍
- yī cì依次
- bù yī不依
- yī xī依稀
- yī fǎ依法
- yī kào依靠
- yī fù依附
- dà yuē大約
- yī yàng依樣
- yī zhào依照
- yì zhèng cí yuē義正辭約
- yáng liǔ yī yī楊柳依依
- yī rán依然
- yī lài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