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ǐng tuō ér chū
注音一ㄥˇ ㄊㄨㄛ ㄦˊ ㄔㄨ
成語解釋
穎脫而出
繁體穎脫而出
⒈ ?錐尖穿出布袋來。比喻才能全部顯露出來。
例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唐·李白《與韓荊州書》
英the point of an awl sticking out through a bag — talent showing itself;
⒈ ?錐尖透過囊袋顯露出來。語出。后比喻有才能的人遇時機(jī)而顯露本領(lǐng),超越眾人。唐·李白〈與韓荊州書〉:「愿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也作「脫穎而出」。
引《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顾煸榈锰幠抑校朔f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1.但各國的統(tǒng)治者皆鼠目寸光,治理國家乏善可陳,只有氐族人苻堅穎脫而出,治國興邦,頗多建樹,曾有過短暫統(tǒng)一中國北方的壯舉。
2.但各國的統(tǒng)治者皆鼠目寸光,治理國家乏善可陳,只有氐族人苻堅穎脫而出,治國興邦,頗多建樹,曾有過短暫統(tǒng)一中國北方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