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

詞語解釋
楹聯[ yíng lián ]
⒈ ?掛或貼于楹柱上的對聯。泛指對聯。
英couplets hung on the pillars of a hall;
引證解釋
⒈ ?掛或貼于楹柱的對聯。又稱楹帖。相傳始于 五代 后蜀 主 孟昶 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 宋 時更用于楹柱,故名。參閱 宋 張唐英 《蜀檮杌》卷下。
引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續集·許宗伯》:“每聞僧作法事歸,必聚論人家字畫。有云堂幅好者,有云單條好者,有云橫披更妙者,有云楹聯出色者,爭論不一。”
蘇曼殊 《與劉三書》:“得山 得公書楹聯,亦歡喜無量。”
郭沫若 《題桂花軒》詩序:“軒在 端州 七星巖 湖畔,門外有集 毛主席 詞句楹聯一副:‘風景這邊獨好,江山如此多嬌。’”
國語辭典
楹聯[ yíng lián ]
⒈ ?懸于門旁或柱子上的對聯。字數多寡無定規,但要求對偶工整,平仄協調,為詩詞形式的演變。
分字解釋
※ "楹聯"的意思解釋、楹聯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興隆橋建于清乾隆年間,位于表介匯金旺里自然村,現保存完好,單孔石梁橋,東西朝向,全長9米,高3。47米,寬2。4米,孔跨4米,拱矢高3米,金鋼墻用花崗巖條石縫平砌。長系石鐫有楹聯,已模糊。
2.許多祈求吉祥如意的石雕,磚雕,楹聯也集中反映了居民趨吉避兇的心理需求。
3.康熙皇帝對陳廷敬有“房姚比雅韻,李杜并詩豪”的評價,乾隆皇帝親書“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楹聯,對陳氏家族予以褒獎。
4.客家人在這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經過戰亂、徙遷的悲歡離合,更對祖國這一傳統文化情有獨鐘,歷代出現過不少楹聯名家和學者。
5.在琉璃寺鎮秦莊,家家戶戶有這樣兩幅對聯,里面是傳統的春聯,外邊是村里人給他們寫的楹聯,內容從勤勞致富、孝敬老人,五花八門什么都有。
6.再也讀不到傳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龍飛鳳舞的楹聯。再也找不見慷慨的遺恨,只剩下幾座既可憑吊也可休息的亭臺。再也不去期待歷史的震顫,只有凜然安坐著的萬古湖山。
7.在琉璃寺鎮秦莊,家家戶戶有這樣兩幅對聯,里面是傳統的春聯,外邊是村里人給他們寫的楹聯,內容從勤勞致富、孝敬老人,五花八門什么都有。
8.宮門口有一副楹聯,寫著“物阜民安母儀著千秋赫濯,河清海晏圣德回萬頃波瀾”,字字入石三分,傳遞著“物阜”與“民安”的祈請。
9.曾國藩一生以很會寫對聯而自鳴得意,是大清朝著名的“對子”發燒友,他的楹聯涉及喜慶、哀挽、題贈及山川名勝等,尤以挽聯著名。
10.那些極為莊重典雅的場合,如名勝古跡、祠墓碑林,如書院會館、官廳衙署,都書掛楹聯。
相關詞語
- lián xì聯系
- lián xí huì yì聯席會議
- lián jī聯機
- lián méng聯盟
- guān lián關聯
- lián sài聯賽
- lián hé zhì聯合制
- lián hé聯合
- lián dòng聯動
- lián hé jī聯合機
- lián hé guó聯合國
- lián xiǎng聯想
- lián zhǎn聯展
- lián zhǔ聯屬
- lián jié聯結
- lián luò聯絡
- lián mián聯綿
- lián xù聯續
- lián hé zhèng fǔ聯合政府
- jǐng lián頸聯
- guàn lián貫聯
- yíng lián楹聯
- yíng lián楹聯
- lián suǒ聯鎖
- lián huān聯歡
- diàn yíng奠楹
- lián cí聯辭
- lián duì聯對
- qiān lián牽聯
- ǒu duàn sī lián藕斷絲聯
- shuāng guì lián fāng雙桂聯芳
- láo lián chǎn lián勞聯產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