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暗示性的語言加以勸告或指責。
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周克昌》:“既入門,夫妻調笑甚懽;而 昌 恒獨宿,若無所私。逾年,秋戰而捷, 周 益慰。然年漸暮,日望抱孫,故嘗隱諷 昌,昌 漠若不解。”郭沫若 《海濤集·神泉》:“在 神泉 天天等風,不由自主地在腦子里愛想著這些問題。而答案呢?隱諷之間也好像已經有了。”
1.家人有過,不宜暴揚,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而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而正警之。如春風之解凍,和氣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
傳承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友情鏈接: 英語字典 事故車交易網 在線工具 淘圖網 滿分作文網
Copyright ? 2023字典網 | 粵ICP備2023151142號Email: khwz@qq.com 贊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