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ǎn kǒu hú lú
注音一ㄢˇ ㄎㄡˇ ㄏㄨˊ ㄌㄨˊ
成語解釋
掩口胡盧
繁體掩口胡盧
⒈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竊笑。胡盧,笑貌。語本《后漢書·應劭傳》:“昔鄭人以干鼠為璞,鬻之于周;……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⒈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竊笑。胡盧,笑貌。
引語本《后漢書·應劭傳》:“昔 鄭 人以乾鼠為璞,鬻之於 周 ;......夫覩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自名‘蠏殼青’……逕造廬訪 成。視 成 所蓄,掩口胡盧而笑。”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惟 查初白 才氣開展,工力純熟,鄙意欲以繼諸賢之后,而聞者已掩口胡盧。”
⒈ ?摀著嘴巴而笑。也作「揜口葫蘆」。
引《聊齋志異·卷四·促織》:「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
1.許可忍俊不禁,掩口胡盧,電話那頭也是一陣大笑,不過是男女混音,估計劉誠杰開了免提,施麗琳也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