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áng hòu
注音一ㄤˊ ㄏㄡˋ
繁體陽侯
⒈ ?古代傳說中的波濤之神。
⒉ ?借指波濤。
⒈ ?古代傳說中的波濤之神。
引《戰(zhàn)國(guó)策·韓策二》:“塞漏舟而輕 陽侯 之波,則舟覆矣。”
鮑彪 注:“説 陽侯 多矣。今按《四八目》, 伏羲 六佐,一曰‘陽侯’,為江海。蓋因此為波神歟?”
《淮南子·覽冥訓(xùn)》:“武王 伐 紂,渡於 孟津,陽侯 之波,逆流而擊。”
清 顧炎武 《河上作》詩:“仰希圣明眷,下戢 陽侯 波。”
⒉ ?借指波濤。
引《楚辭·九章·哀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翱翔之焉薄。”
馬茂元 注:“陽侯,波濤之神,這里用作波濤的代稱。”
晉 葛洪 《抱樸子·備闕》:“惠子,上相之標(biāo)也,而不能役舟楫以凌陽侯。”
清 錢謙益 《壽福清公六十序》:“捩柁呼號(hào),與陽侯爭(zhēng)一旦之命。”
⒈ ?傳說中的水神。能興風(fēng)作浪,造成災(zāi)害。
引《淮南子·覽冥》:「武王伐紂,渡于孟津,陽侯之波,逆流而擊。」
《幼學(xué)瓊林·卷四·地輿類》:「水神曰馮夷,又曰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