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士

詞語解釋
學士[ xué shì ]
⒈ ?學位的一種,通常是初級或最低級學位。
例文學士。
英bachelor;
⒉ ?古代在國學讀書的學生。
英scholar;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在國學讀書的學生。
引《周禮·春官·樂師》:“帥學士而歌《徹》。”
鄭玄 注:“學士,國子也。”
《儀禮·喪服》:“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
孔穎達 疏:“此學士謂鄉庠、序及國之大學、小學之學士。”
⒉ ?泛指普通讀書人。
引《莊子·盜跖》:“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倖於封侯富貴者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崇教》:“省文章既不曉,覩學士如草芥。”
明 何景明 《彭中丞四民圖歌》:“漁奔樵竄學士徙,縱有隴畝無人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文章》:“但成學士自足為人,必乏天才勿強操筆。”
唐 韓愈 《答殷侍御書》:“每逢學士真儒,嘆息踧踖,愧生於中,顏變於外。”
⒊ ?猶學者。
引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介甫、元晦 自是學士,不得以所長沒之。”
⒋ ?官名。 南北朝 以后,以學士為司文學撰述之官。 唐 代翰林學士亦本為文學侍從之臣,因接近皇帝,往往參預機要。 宋 代始設專職,其地位職掌與 唐 代略同。 明 代設翰林院學士及翰林院侍讀、侍講學士,學士遂專為詞臣之榮銜。 清 代改翰林院學士為掌院學士,馀如故。 清 末期內閣、典禮院亦置學士。
⒌ ?學位的一種。在一些國家,為最低一級的學位,一般在高等學校畢業時由學校授予。我國規定: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達到規定的學士學術水平者,可授予學士學位。
國語辭典
學士[ xué shì ]
⒈ ?讀書人或研習學問的人。
引《莊子·盜跖》:「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儌幸于封侯富貴者也。」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可笑近來文人學士,說著王冕,都稱他做王參軍!」
⒉ ?職官名。魏晉南北朝始設,為掌管典禮、撰述的官職;唐開元年間設置學士院,稱為「翰林學士」,為文學侍從,參理機務,起草詔書。
⒊ ?一種學位名稱。我國學位授予法規定,凡大學或獨立學院修習畢業者,授予學士學位 。
分字解釋
※ "學士"的意思解釋、學士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對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授予學士學位并頒發學位證書。
2.如此博識古今的大學士卻落得個殘疾之身,再也難復昔日神采,豈不讓人震驚。
3.雍正十三年十月,以西北兩路大軍已撤,大小事件俱交*理事務王大臣辦理,遂裁撤辦理軍機處。*理事務王大臣: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協辦*理事務:平郡王福彭、大學士徐本、朱軾(乾隆元年九月卒)、公訥親,尚書海望。高王凌
4.議和之后,鳳駕回鑾,慈禧與大學士李鴻章談及此番變故中的功臣,便特意提到了王熾,打算給他封賞。
5.大學士楊士奇對其贊曰“崇樓杰宇,巋巍宏壯,環城之池,既浚既筑,堤堅水深,澄潔為鏡,煥然一新”,并肯定為“前所未有”。
6.大明朝文淵閣大學士錢龍錫拜見公主殿下!事情有些突然,叨擾公主休息,錢某深感不安!
7., 陳學士一幫士紳名流有的下馬,有的下轎,聚攏在一起。
8.兩子都有文經武緯之才,博古通今之學,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俱拜翰林學士之職。
9.金馬玉堂真學士,蘊藉詩書奧妙。
10.張美娟小姐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取得語文教育榮譽學士學位,并獲朗文出版社及祟基書院頒發獎學金。
相關詞語
- huà xué化學
- zhàn shì戰士
- xué shēng學生
- shù xué數學
- guāng huà xué光化學
- nǚ shì女士
- bái yī shì白衣士
- shuò shì碩士
- xué xí學習
- xué wèi學位
- qí shì騎士
- yuàn shì院士
- quán tǐ xué全體學
- nán shì男士
- xué shuō學說
- rè lì xué熱力學
- ruì shì瑞士
- wèi shì衛士
- shàng xué上學
- xué zǐ學子
- shēng lǐ xué生理學
- xué yè學業
- xué huì學會
- liú tǐ lì xué流體力學
- dòng lì xué動力學
- jiào xué dà gāng教學大綱
- rù xué入學
- xué kē學科
- zhōng xué中學
- cǎo yī shì草衣士
- tóng xué同學
- shēn shì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