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

詞語解釋
修文[ xiū wén ]
⒈ ?采取措施加強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禮樂教化等。
⒉ ?舊以“修文郎”稱陰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引證解釋
⒈ ?采取措施加強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禮樂教化等。參見“修文偃武”。
引《國語·周語上》:“有不享則修文。”
韋昭 注:“文,典法也。”
唐 杜甫 《客堂》詩:“修文廟算正,獻可天衢直。”
明 尹耕 《秋興》詩:“不應(yīng)干羽修文日,歲歲三關(guān)有戰(zhàn)場。”
⒉ ?舊以“修文郎”稱陰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參見“修文郎”。
引唐 杜甫 《哭李常侍嶧》詩之一:“一代風(fēng)流盡,修文地下深。”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挽文教授詩》:“閩 人 翁 某一聯(lián)云:‘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間讀史各君臣。’獨為絶唱。”
清 陳珮 《哭程夫人》詩:“修文應(yīng)是才人盡,徵到 姮娥 舊侍書。”
國語辭典
修文[ xiū wén ]
⒈ ?修明文教。
引《書經(jīng)·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
《五代史平話·粱史·卷上》:「為見而今世界不是修文時節(jié),小生赴選長安,取的三名,不是權(quán)勢子弟,則是豪富兒郎。」
⒉ ?縣名。位于貴州省貴陽縣西北,縣有龍場驛,明王守仁曾謫居于此。
英語Xiuwen county in Guiyang 貴陽|貴陽[Gui4 yang2], Guizhou
德語Xiuwen (Ort in Guizhou)? (Eig, Geo)?
分字解釋
※ "修文"的意思解釋、修文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北宋中后期文化的大發(fā)展,其根本推動力在于建國之初趙匡胤定下的偃武修文基本國策。
2.經(jīng)過連年的戰(zhàn)爭后,國家元首極力推動偃武修文政策,人民的生活才逐漸安定下來。
3.為學(xué)總須根柢經(jīng)史,否則道聽途說,東涂西抹,必有露馬腳狐尾之日。交好中遠如嚴(yán)幾道、林琴南,近如冒鶴亭,皆不免空疏之譏。幾道乃留洋海軍學(xué)生,用夏變夷,修文偃武,半路出家,未宜苛論。錢鐘書
4.北宋統(tǒng)一的社會局面帶來了經(jīng)濟的繁榮,“偃武修文”的基本國策使“程朱理學(xué)”逐步居于統(tǒng)治地位。
5.戰(zhàn)后最重要的事就是偃武修文,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以充實國力。
6.為學(xué)總須根柢經(jīng)史,否則道聽途說,東涂西抹,必有露馬腳狐尾之日。交好中遠如嚴(yán)幾道、林琴南,近如冒鶴亭,皆不免空疏之譏。幾道乃留洋海軍學(xué)生,用夏變夷,修文偃武,半路出家,未宜苛論。錢鐘書
7.開國皇帝偃武修文提高文人地位長期穩(wěn)定促使文化大發(fā)展軍事、經(jīng)濟、文化、科技發(fā)展不平衡是北宋一大特征,也是北宋沒有成為強國的重要因素。
相關(guān)詞語
- zhōng wén中文
- wén tóng文同
- yú fēng yí wén余風(fēng)遺文
- wén xuǎn文選
- wén dú文牘
- wén lǐ文理
- xīng xiū興修
- wén wù文物
- xiū tóng修同
- xiū zhèng修正
- xiū fù修復(fù)
- xiū gǎi修改
- wén yuán文員
- bì xiū必修
- wén yì文義
- wén tǐ文體
- pián tǐ wén駢體文
- lùn wén論文
- jī xiū機修
- shēn wén身文
- wén huà shān文化衫
- xiū lì修勵
- wén cí文詞
- shī wén詩文
- xiū liàn修煉
- wén huà文化
- shuō lǐ wén說理文
- wén míng文明
- wén guāng guǒ文光果
- wén běn文本
- wén jiàn文件
- xiū wén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