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ng lún
注音ㄒ一ㄤ ㄌㄨㄣˊ
繁體相倫
⒈ ?相類似;相同。
⒈ ?相類似;相同。
引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決水》:“俗謂之 澮口,非也,斯 決 灌 之口矣……蓋 灌 澮 聲相倫,習俗害真耳。”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三墳補遺下》:“《傳》(《穆天子傳》)載天子犬馬鳥獸,不過如此,不惟視《山海》之怪,迥不相倫,即如《王會》所記,九尾之狐、兩首之彘、比翼之鳥亦絶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