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ng cì
注音ㄒ一ㄤ ㄘˋ
⒈ ?亦作“相佽”。依為次第;相繼。
⒉ ?將近。
⒈ ?亦作“相佽”。依為次第;相繼。
引《周禮·考工記·畫繢》:“畫繢之事,雜五色,青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次也。”
鄭玄 注:“此言畫繢六色所象,及布采之第次。”
唐 劉言史 《北原情》詩之二:“城中人不絶,哀挽相次行。”
宋 真德秀 《跋石鼓挽章祭文后》:“間相與道初元時事,往往語未終,輒相佽悽然,泣數行下。”
《明史·方國珍傳》:“國珍 率所部遁入海,追敗之 盤嶼,其部將相次降。”
⒉ ?將近。
引《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相次二更,見一輪明月,正照著當空。”
《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陶鐵僧 拽開腳出門去,相次到 五里頭,獨自行。”
⒈ ?編排次第。
引南朝梁·蕭統〈文選序〉:「又以類分,類分之中,各以時代相次。」
⒉ ?依照次第。
引宋·辛棄疾〈臨江仙·冷雁寒云渠有恨〉詞:「未須愁菊盡,相次有梅來。 」
⒊ ?將近、不久。
引《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相次二更,見一輪明月,正照著當空。」
1.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云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2.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