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ú zhēng bù xìn
注音ㄨˊ ㄓㄥ ㄅㄨˋ ㄒ一ㄣˋ
成語解釋
無征不信
繁體無徵不信
⒈ ?沒有驗證的事不可相信。
⒈ ?沒有驗證的事不可相信。
引《禮記·中庸》:“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
鄭玄 注:“徵,或為證。”
明 李贄 《復宋太守書》:“且無徵不信久矣,茍不取陳語以相證,恐聽者益駭愕。故凡論説,必據經引傳,亦不得已耳。”
郭沫若 《十批判書·孔墨的批判》:“所謂 夏 禮、 殷 禮都已文獻無征,‘無征不信’,故他重視的是‘郁郁乎文哉’的 周 禮。”
⒈ ?沒有證據,不能使人相信。
引《禮記·中庸》:「上焉者,雖善無征,無征不信,不信民弗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