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ú yōu bù zhú
注音ㄨˊ 一ㄡ ㄅㄨˋ ㄓㄨˊ
成語解釋
無幽不燭
繁體無幽不燭
⒈ ?黝暗處無不被照亮。比喻明察隱微。
⒈ ?黝暗處無不被照亮。比喻明察隱微。
引《晉書·元帝紀(jì)》:“陛下明并日月,無幽不燭,深謀遠(yuǎn)猷,出自胸懷。”
《詩·大雅·皇矣》“皇矣上帝,臨下有赫” 唐 孔穎達(dá) 疏:“此在上之天,能照臨於下,無幽不燭,有赫然而善惡分明也。”
⒈ ?幽暗處皆被燭火照耀光明。比喻德澤廣布,遍及四方。
引《周書·卷一九·達(dá)奚武傳》:「但神道聰明,無幽不燭,感公至誠,甘澤斯應(yīng)。」
唐·李白〈崇明寺佛頂尊勝陁羅尼幢頌〉:「大明廣運(yùn),無幽不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