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ú qiǎo bù chéng shū
注音ㄨˊ ㄑ一ㄠˇ ㄅㄨˋ ㄔㄥˊ ㄕㄨ
成語解釋
無巧不成書
⒈ ?形容事情十分巧合。
⒈ ?形容事情十分巧合。
引《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自古道:‘無巧不成書。’恰好有一人從墻下而過。”
《恨海》第一回:“説出來,真是‘無巧不成書’。這一個院子,三家人家,四個小兒女,那時都在六七歲上。”
朱自清 《歧路燈》:“他處處使他的情節自然地有機地發展,不屑用‘無巧不成書’的觀念甚至于聲明,來作他的藉口。”
⒈ ?(諺語)?比喻事情發生得非常湊巧。也作「沒巧不成話」、「無巧不成話」。
引《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從來說得好,叫做『無巧不成書』,偏偏康太尊辦得兇,偏偏就有人投在他羅網之中。」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一回》:「說也奇怪,就同那作小說的話一般,叫做『無巧不成書』。這個人不是別人,卻是我的一位姻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