誣告

詞語解釋
誣告[ wū gào ]
⒈ ?捏造事實,偽造證據,陷害他人。
例捏造罪名誣告鄰居以解脫他自己。
英frame; false accusation;
引證解釋
⒈ ?無中生有地控告別人有犯罪行為。
引《漢書·宣帝紀》:“自今以來,諸年八十以上,非誣告、殺傷人,佗皆勿坐。”
顏師古 注:“誣告人及殺傷人皆如舊法,其餘則不論。”
《舊唐書·于志寧傳》:“時 洛陽 人 李弘恭 坐誣告太尉 長孫無忌,詔令不待時而斬決。”
明 海瑞 《被論自陳不職疏》:“禁誣告而刁訟未息,禁浮靡而侈僭如初。”
蕭乾 《林炎發入獄記》:“保長又誣告 炎發 劫盜。”
國語辭典
誣告[ wū gào ]
⒈ ?偽造、變造證據或妄言指控,意圖使無罪者受到刑事或懲戒的處分。
引《三國演義·第二〇回》:「乃密使人誣告彪交通袁術,遂收彪下獄,命滿寵按治之。」
《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諸城的百姓也實在刁的很,這樣事都會平空捏造誣告得人么?」
分字解釋
※ "誣告"的意思解釋、誣告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三、親人為求真相,反被誣告包庇,并嫁禍報復陷害證人,以掩蓋枉法追訴徐偉的故意傷害案件。
2.狼狽為奸,作偽證,利用公權力共同報復陷害誣告*訪人,目無黨紀國法、坑國害民、手段殘忍又卑鄙無恥之極。
3.這里面也許有個人恩怨在里頭。但是這不重要。我們更關心的是舉報是否屬實。如果舉報屬實,管他舉報人是什么動機?如果不屬實,才需要追究出于什么動機誣告。方舟子
4.這里面也許有個人恩怨在里頭。但是這不重要。我們更關心的是舉報是否屬實。如果舉報屬實,管他舉報人是什么動機?如果不屬實,才需要追究出于什么動機誣告。
5.黨內嚴格禁止用違反黨章和國家法律的手段對待黨員,嚴格禁止打擊報復和誣告陷害。
6.反動警察審訊她時,她針鋒相對地對誣告提出強烈抗議。
7.這是一個悲劇,講的是一個寡婦被誣告殺人,屈打成招后被處極刑,然而在最后一幕中她陰魂出現,洗清了不白之冤。
8.經過這一次,白家不但沒落架,反倒借機斂財,大肆誣告良民通共,霸占土地財產,狠狠撈了一把。
9., 時神策將軍孟華有戰功,為大將軍所誣奏,稱華謀反;有右龍武將軍李建玉,前陷吐蕃,久之自拔,為部曲誣告潛通吐蕃,皆當死,無以自白,參悉理出之,由是人皆屬望。
10.誣告陷害罪屬于與行為犯、結果犯并列的情節犯。
相關詞語
- ān mín gào shì安民告示
- bào gào報告
- gào jǐng告警
- bù gào布告
- gào sù告訴
- guǎng gào廣告
- gōng gào公告
- gào dài告貸
- jǐng gào警告
- wū miè誣蔑
- wū bì誣蔽
- bù wū不誣
- gào jié告捷
- gào bái告白
- wū wǎng誣罔
- guī gào歸告
- zhūn zhūn gào jiè諄諄告誡
- páng gào旁告
- gào lǎo告老
- gào dài告代
- huì wū穢誣
- bù kě gào rén不可告人
- bǐng gào稟告
- zhuǎn gào轉告
- gào jié告訐
- qiú gào求告
- bào gào抱告
- yí gào移告
- wū lù誣祿
- cè gào策告
- wū yín誣淫
- wū zhí誣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