蓊郁

詞語解釋
蓊郁[ wěng yù ]
⒈ ?形容草木茂盛。
例瞻玄云之蓊郁。——曹丕《感物賦》
松柏蓊郁于山峰。——左思《蜀都賦》
英(of plant) flourishing; lush; luxuriant;
⒉ ?濃密。
例海霧多蓊郁。
英dense;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蓊欝”。
⒉ ?草木茂盛貌。
引唐 白居易 《答桐花》詩:“山木多蓊鬱,茲桐獨亭亭。”
《醒世恒言·小水灣天狐詒書》:“但見樹木蓊鬱,百鳥嚶鳴,甚是可愛。”
清 李漁 《慎鸞交·久要》:“你看松濤蓊欝,花霧迷離。”
梁啟超 《新民說》三:“不取于此而取于彼,棄其本而摹其末,是何異見他樹之蓊欝,而欲移其枝以接我槁干。”
郭沫若 《蘇聯(lián)紀行·七月七日》:“運河不很寬,怕不足三十公尺。河岸很整齊,時有森木蓊郁,映帶著一些精巧的農(nóng)家木屋,渾如圖畫。”
⒊ ?濃密;濃郁。
引《太平御覽》卷七七三引《漢武內(nèi)傳》:“夜二更之后,忽見西南如白云起,蓊鬱直來,遙趨宮庭。”
唐 裴铏 《傳奇·崔煒》:“帳前有金爐,爐上有蛟龍、鸞鳳、龜蛇、燕雀,皆張口噴出香煙,芬芳蓊鬱。”
宋 葉適 《送龍水還潭文》:“迺初七之夕,大雨驟至,始於西方, 吹臺 有失,霧氣蓊鬱。”
國語辭典
蓊郁[ wěng yù ]
⒈ ?草木茂盛的樣子。也作「蓊蔚」、「郁蓊」。
引《文選·左思·蜀都賦》:「楩柟幽藹于谷底,松柏蓊郁于山峰。」
⒉ ?云氣濃密的樣子。三國魏·曹丕〈感物賦〉:「瞻玄云之蓊郁,仰沉陰之杳冥。」也作「郁蓊」。
分字解釋
※ "蓊郁"的意思解釋、蓊郁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一個隆起的土堆映入眼簾,前面赫然而立著一通石碑,上面刻著朱紅色的幾個大字“夸父陵”。陵上樹木成林,蓊蓊郁郁,蒼翠一片,在莊重、肅穆之中還透著幾分神秘,那樹林的綠濃濃的,似乎要流淌出來了。
2.小道兩邊,樹木或蓊郁蔽日,或枝干遒勁,或青翠欲滴,或花團錦簇,怪石嶙峋,溪水潺潺,石罅泉響,蜂鳴蝶舞,曲徑通幽。
3.飄飄灑灑的是細雨,紛紛揚揚的是紙錢,蓊蓊郁郁的是松柏,綿綿密密的是哀傷,裊裊娜娜的是青煙,真真切切的是祈愿,只愿天堂有好夢,人間歡暢沐春風。
4.這華林園修葺良好,樹木繁茂,放眼望去樹木都已蓊蓊郁郁,空氣中仍然有大量的水汽,遠處煙霧繚繞,水波氤氳,充滿了新奇與向往。
5.蓊蓊郁郁的植被,原生的民族風情和現(xiàn)代的城鎮(zhèn)建設(shè)交相輝映,南傘周邊的農(nóng)家樂已經(jīng)漸成規(guī)模。
6.*彎空拍導(dǎo)演齊柏林昨日在臉譜網(wǎng)公布近期拍攝的南勢溪上游札孔溪,從照片可清楚呈現(xiàn)保育良好,整片山林蓊郁,偌大的林地人僅有一處呈現(xiàn)崩塌景象。
7.*彎空拍導(dǎo)演齊柏林昨日在臉譜網(wǎng)公布近期拍攝的南勢溪上游札孔溪,從照片可清楚呈現(xiàn)保育良好,整片山林蓊郁,偌大的林地人僅有一處呈現(xiàn)崩塌景象。
8., 一個隆起的土堆映入眼簾,前面赫然而立著一通石碑,上面刻著朱紅色的幾個大字“夸父陵”。陵上樹木成林,蓊蓊郁郁,蒼翠一片,在莊重、肅穆之中還透著幾分神秘,那樹林的綠濃濃的,似乎要流淌出來了。
9.這種同感的描寫,難覓“蓊蓊郁郁”“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樹、“曲曲折折”的荷塘、“隱隱約約”的遠山,這些別具匠心的疊字比喻。
10.蜇居在城里,能見到各式各樣的粽子,有豆沙的、有五仁的、有八寶的、有雞蛋的、有臘肉的……但,我依然會想起“三尖塘”里那蓊郁茂密的蘆葦,想起那青青地泛著油光的葦葉和娘親手包制的粽子,那種端午節(jié)的味道時常在唇齒間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