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大不掉

詞語解釋
尾大不掉[ wěi dà bù diào ]
⒈ ?獸類尾巴過長,搖擺起來困難。比喻下強上弱難以控制調(diào)動。
例二百余年,自相崇樹,雖朝廷有時命帥,而世人多務(wù)逐君。習(xí)若忘非,尾大不掉,非一朝一夕之故也。——《舊唐書·朱克融等傳論》
英leadership rendered ineffectual by recalcitrant subordinates;
引證解釋
⒈ ?比喻屬下勢強,不聽從調(diào)度指揮。
引《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宋 李綱 《再與吳元中書》:“國初,以 唐 為鑒,削方鎮(zhèn)之權(quán),以絶尾大不掉之患,是矣。”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傳教》:“西字日報論教士之擅權(quán),教民之梗化,已成尾大不掉之勢。”
馬南邨 《燕山夜話·陳絳和王耿的案件》:“上邊用人行政沒有精明強干的宰相和他的寮屬認(rèn)真負(fù)責(zé),下邊的地方官吏則為所欲為,實際上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⒉ ?比喻事物前輕后重,難以駕馭的現(xiàn)象。
引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二·陳友諒始末略》:“今乘尾大不掉之舟,損兵弊甲,遲遲與吾相持。”
朱自清 《<你我>自序》:“《你我》原想寫一篇短小精悍的東西;變成那樣尾大不掉,卻非始料所及。”
國語辭典
尾大不掉[ wěi dà bù diào ]
⒈ ?尾巴過大就不易擺動。比喻下屬的勢力強大,在上者難以駕馭。語出后亦比喻事物因本末關(guān)系倒置,形成難以控制的局面。明·郎瑛也作「末大不掉」、「尾大難掉」。
引《左傳·昭公十一年》:「所謂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七修類稿·卷八·國事類·陳友諒始末略》:「今乘尾大不掉之舟,損兵弊甲,遲遲與吾相持。」
英語large tail obstructs action (idiom)?; bottom heavy, fig. rendered ineffective by subordinates
分字解釋
※ "尾大不掉"的意思解釋、尾大不掉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官場的內(nèi)耗,國家的虛耗終使社會積重難返,尾大不掉,表面的繁榮也逐漸成為泡沫,像吹出的肥皂泡,體積越來越龐大,而隨著肥皂水的張力到達(dá)極限,越來越脆弱,然后一觸即破。
2.兩種人當(dāng)丞相不能用:第一種就是過于精明能干,這種人往往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最后必然發(fā)展成功高蓋主,尾大不掉。第二種人就是質(zhì)地平庸,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之人,這種人雖然保險,但卻會累死了皇上。
3.昔日平定王敦之亂后,為表彰各路勤王諸侯的忠心,先帝特別御賜其管轄區(qū)內(nèi)的行政治權(quán),然而對江北二鎮(zhèn)封賞太過,后漸成尾大不掉之勢。
4.要想使這廠子搬遷,還真有點尾大不掉的感覺。
5.倘若是自己的話,剛剛冒出這樣的苗頭就用雷霆手段打壓下去,決計是不會成了今日這種尾大不掉的局面。
6.要想使這廠子搬遷,還真有點尾大不掉的感覺。
7.因為國營企業(yè)工人幾乎是鐵飯碗,而修法后的社會保險甚至更堅固,刺激經(jīng)濟方案將使政府的資產(chǎn)負(fù)債表留下尾大不掉的爛攤子。
8.官場的內(nèi)耗,國家的虛耗終使社會積重難返,尾大不掉,表面的繁榮也逐漸成為泡沫,像吹出的肥皂泡,體積越來越龐大,而隨著肥皂水的張力到達(dá)極限,越來越脆弱,然后一觸即破。
相關(guān)詞語
- bù dà不大
- bù dà不大
- bù xiǎng不想
- bù gǎn不敢
- dà lǐ shí大理石
- bù píng shēng不平生
- dà dōu大都
- zhuì zhuì bù ān惴惴不安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bù shēng bù xiǎng不聲不響
- dà niáng大娘
- dǎ diào打掉
- dà yì miè qīn大義滅親
- dà dòng mài大動脈
- bù xiáng不詳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風(fēng)
- dà dǎ nòng大打弄
- bù gù不顧
- qiáng dà強大
- bù dòng shēng sè不動聲色
- jiàn suǒ bù jiàn見所不見
- nián wěi年尾
- bù guǎn不管
- dà gū大姑
- bù xiàng不像
- dà zhèng大正
- dà nián大年
- dà píng大平
- dà gàn大干
- bù dòng zūn不動尊
- diàn dà電大
- zhòng dà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