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ōng tiān guān
注音ㄊㄨㄥ ㄊ一ㄢ ㄍㄨㄢ
⒈ ?皇帝戴的一種帽子。
⒈ ?皇帝戴的一種帽子。
引漢 蔡邕 《獨斷》卷下:“天子冠通天冠,諸侯王冠遠游冠,公侯冠進賢冠。”
《后漢書·輿服志下》:“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卻,乃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筩為述,乘輿所常服。”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駕回太廟宿奉神主出室》:“上御冠服,如圖畫星官之狀,其通天冠俱用北珠卷結,又名卷云冠。”
⒈ ?舊時天子戴的一種帽子,創始于秦,至清廢除。通常天子在郊祀和宗廟中所佩戴。其冠高九寸,正豎,頂向后稍斜,然后直下,鐵制的卷梁上有展筩──筒狀而作伸展狀,且通天冠的額部有金博山──是用黃金制成山岳形的片狀飾物,乃是仿照博山爐所做,其作用是企求與神仙相通的一種心理。通天冠與帝王的另一種禮冠「冕」,本來各為一物,互不相關,但是從南北朝以后的冕,往往由通天冠加延而成,稱為「通冠平冕」,頂上的那塊延,正好與天平,因此也稱為「平天冠」、「平天冕」、「平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