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臺

詞語解釋
銅雀臺[ tóng què tái ]
⒈ ?亦作“銅爵臺”。漢末建安十五年冬曹操所建。周圍殿屋一百二十間,連接榱棟,侵徹云漢。鑄大孔雀置于樓頂,舒翼奮尾,勢若飛動,故名銅雀臺。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古鄴城的西北隅,與金虎、冰井合稱三臺。
⒉ ?樂府平調曲名。又名“銅雀妓”。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銅爵臺”。 漢 末 建安 十五年冬 曹操 所建。周圍殿屋一百二十間,連接榱棟,侵徹云漢。鑄大孔雀置于樓頂,舒翼奮尾,勢若飛動,故名 銅雀臺。故址在今 河北省 臨漳縣 西南古 鄴城 的西北隅,與 金虎、冰井 合稱三臺。
引《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建安 十五年﹞冬,作 銅雀臺。”
晉 陸翙 《鄴中記》:“銅爵臺 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鄴西 三臺……中曰 銅雀臺,高十丈,有屋百一間。”
清 趙翼 《鄴城懷古》詩:“霸圖開國古 漳 濱, 銅雀臺 高逈入云。”
呂志伊 《讀史感賦》:“而今立馬西陵望, 銅雀臺 荒繐帳空。”
⒉ ?樂府平調曲名。又名“銅雀妓”。 宋 郭茂倩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六·銅雀臺》題解:“一曰《銅雀妓》。’……后人悲其意,而為之詠也。”
引《鄴都故事》曰:‘ 魏武帝 遺命諸子曰:“吾死之后,葬於 鄴 之西崗上,與 西門豹祠 相近,無藏金玉珠寳。餘香可分諸夫人,不命祭吾。妾與伎人,皆著銅雀臺,臺上施六尺牀,下繐帳,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屬。每月朝十五,輒向帳前作伎,汝等時登臺,望吾西陵墓田。”
國語辭典
銅雀臺[ tóng què tái ]
⒈ ?東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冬,曹操于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建一高臺。樓頂置大銅雀,展翅若飛。唐以后也稱為「相臺」。
引宋·劉克莊〈沁園春·何處相逢〉詞:「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
《三國演義·第三四回》:「乃即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筑銅雀臺于漳河之上。」
分字解釋
※ "銅雀臺"的意思解釋、銅雀臺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kǒng què孔雀
- lù tái路臺
- fǔ tái撫臺
- xuàn mù què旋木雀
- má què麻雀
- tóng xiàng銅像
- tóng tuó cǎo mǎng銅駝草莽
- yù gū tái郁孤臺
- wǔ tái舞臺
- cāo zuò tái操作臺
- zhū què朱雀
- tài píng què太平雀
- shì cǎo tái視草臺
- wǔ sè què五色雀
- diàn tái電臺
- píng tái平臺
- yǎng huà tóng氧化銅
- xiàn tái憲臺
- wǔ què liù yàn五雀六燕
- pào tái炮臺
- tóng miàn jù銅面具
- xiǎng tóng響銅
- què shēng雀生
- tóng sì kāi銅四開
- tā tái塌臺
- tóng yá lì銅牙利
- duàn tóu tái斷頭臺
- tóng shān tiě bì銅山鐵壁
- zhāng tái yáng liǔ章臺楊柳
- tóng lǐ銅蠡
- tóng què jì銅雀妓
- tóng què jì銅雀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