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ng è xiāng qiú
注音ㄊㄨㄥˊ ㄜˋ ㄒ一ㄤ ㄑ一ㄡˊ
成語解釋
同惡相求
繁體同惡相求
⒈ ?同作惡者,彼此互有需求。
⒈ ?同作惡者,彼此互有需求。
引《左傳·昭公十三年》:“同惡相求,如市賈焉。”
顧炎武 《左傳杜解補正》引 傅遜 曰:“同惡謂同謀造亂之人。”
《周書·陸通傳》:“同惡相求,遂成反亂。”
《資治通鑒·晉元帝建武元年》:“太子粲 言於 聰 曰:‘昔 周武王 豈樂殺 紂 乎?正恐同惡相求,為患故也。’”
吳晗 《燈下集·鄭國的商人》:“他們在社會上起互通有無的作用,所以有‘同惡相求,如市賈焉’的話。”
⒈ ?惡人互相求助勾結作惡。也作「同惡相濟」。
引《左傳·昭公十三年》:「同惡相求,如市賈焉。」
《周書·卷三二·陸通傳》:「朝廷傾危,同惡相求,遂成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