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

詞語解釋
⒈ ?近代民主革命家。名文,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早年創建興中會和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多次發動武裝起義,立志推翻清朝。武昌起義后,于1912年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不久辭職。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他被選為理事長。1913年發動“二次革命”,失敗后去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任總理。1917年領導護法運動,在廣州任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后被迫去職。1921年在廣東任非常大總統,曾計劃北伐。1924年在廣州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遺著編為《孫中山選集》、《孫中山全集》等。
分字解釋
※ "孫中山"的意思解釋、孫中山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對于孫中山先生,吾輩生也晚,無緣瞻仰英容笑貌。
2.浦在廷贊成國民革命,追隨孫中山參加北伐戰爭,擔任過效忠孫中山的滇軍軍需總局及煙酒公賣局局長。
3.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廣東客家人洪秀全在嶺南揭竿而起,直搗南京,建立起太平天國,又極大地激勵了孫中山,所以年幼的孫中山,決心要做洪秀全第二。
4.兩年后,他還是沿著這條路南下香港、東渡日本,追隨孫中山,為推翻帝制、締造民主共和的中國蹈鋒飲血。
5.自從1919年孫中山首次提出在三峽地區修建大壩后,興修水利,馴服長江這條巨龍就成了歷代中國人的夢想。
6.兩年后,他還是沿著這條路南下香港、東渡日本,追隨孫中山,為推翻帝制、締造民主共和的中國蹈鋒飲血。
7.羅香林的“紫金說”提出之后,一直與“東莞說”針鋒相對,故而產生了關于孫中山祖居地的爭論。
8.孫中山堅持武裝革命,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在組織上進行自我革新,在民主學說上不斷自我完善。
9.孫中山先生倡導革命,百折不撓,終于推翻了滿清政府。
10.孫中山年輕時是一個指點江山、壯志凌云的有為青年。
相關詞語
- zhōng wén中文
- guó zhōng zhī guó國中之國
- kōng zhōng空中
- zhōng huá mín zú中華民族
- guó huì shān國會山
- zhōng bǎi lùn中百論
- xuán xuán sūn玄玄孫
- èr zhōng二中
- zhòng dì中的
- zhōng duàn中斷
- zhōng fāng中方
- lù zhōng路中
- zhōng shān中山
- zhōng shān中山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華民國
- jí zhōng集中
- shān lù山路
- shān xī山西
- shí wù zhòng dú食物中毒
- zhōng shuō中說
- zēng sūn曾孫
- tǔ shān土山
- xiāng shān香山
- zhōng lǐ中里
- zhōng nián rén中年人
- dāng zhōng當中
- zhèng zhōng正中
- zhōng xué中學
- zhōng dùn中盾
- tú zhōng途中
- qī zhōng期中
- tǔ zhōng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