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脫

詞語解釋
疏脫[ shū tuō ]
⒈ ?粗疏;不精細。
英rough;
⒉ ?舊時法律指因疏忽而致犯人逃脫。
英the court is careless so that a criminal escapes punishment;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疎脫”。
⒉ ?粗率;輕率。
引《北齊書·陽休之傳》:“辟彊 性疏脫,無文藝, 休之 亦引入文林館,為時人嗤鄙焉。”
《北史·孫紹傳》:“紹 性抗直,每上封事,常至懇切,不憚犯忤。但天性疏脫,言乍高下,時人輕之,不見採覽。”
清 惲敬 《答鄧鹿耕書》:“江廣文 十載知交,札應即復; 敬 性疏脫過甚,竟忘其別字。”
⒊ ?放達,不受拘束。
引唐 袁郊 《甘澤謠·陶峴》:“峴 之文學,可以經濟;自謂疏脫,不謀宦游。”
清 陳確 《寄吳仲木書》:“弟心境亦不大惡,且疎脫性成,每不能為無益之憂。”
⒋ ?疏忽,出紕漏。
引宋 歐陽修 《論孫抃不可使契丹札子》:“臣聞古者遣使最號難才,不受以辭,許其專對,蓋取其臨事而敏,應卒無窮。今 抃 既不可預教以言,則將何以應卒?茍一疎脫,取笑四夷。”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龔孟鍨策問》:“龔運干 出題疏脫,以十三宗作十四宗。”
《朱子語類》卷五一:“如見 滕文公,説許多井田,也是一場疎脫。”
⒌ ?稀疏脫落。
引宋 文天祥 《新年》詩:“喜對慈顏看鋪鬢,髮雖疎脫未如銀。”
⒍ ?松弛。
引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十·張顏書》:“楷字無出 顏 柳,柳 雖有骨,似疎脫,少勁拔,且書體一例。”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云間 莫廷韓 有書才而無書學,往往失於疎脫。”
⒎ ?因疏忽而使罪犯脫逃。
引《清會典·刑部四·尚書侍郎職掌》:“若審明禁役并無賄縱故縱情事,果係依法看守,偶致疏脫者,擬以杖一百,徒三年。”
分字解釋
※ "疏脫"的意思解釋、疏脫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shǒu shū手疏
- shū dǎo疏導
- tuō yí脫遺
- tuō lí脫離
- shū yí疏遺
- tuō shēn脫身
- tuō guāng脫光
- tuō tù脫兔
- zhàng yì shū cái仗義疏財
- tuō jié niú脫節牛
- mì sī tuō密斯脫
- tuō yī脫衣
- bǎi tuō擺脫
- ōu tuō甌脫
- tuō jié脫節
- yì shū義疏
- de tuō得脫
- shū shí疏食
- jī shū積疏
- jiāo shū交疏
- sǎ tuō灑脫
- shū jù疏屨
- shū qiǎn疏淺
- shū jùn疏浚
- tuō táo yīng ér脫桃嬰兒
- dù tuō度脫
- shū píng疏屏
- shū shǔ疏屬
- shū sōng疏松
- shū lǎn疏懶
- shū luò疏落
- tuō jiāng脫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