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惡

詞語解釋
十惡[ shí è ]
⒈ ?中國封建法律規定的不可赦免的十種重大罪名。包括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引證解釋
⒈ ?封建時代刑律所定的十種大罪。
引《隋書·刑法志》:“﹝ 開皇 元年﹞更定《新律》……又置十惡之條,多採 后齊 之制,而頗有損益。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犯十惡及故殺人獄成者,雖會赦,猶除名。”
唐 長孫無忌 《唐律疏議·名例一·十惡》:“周 齊 雖具十條之名,而無十惡之目。 開皇 創制,始備此科……自 武德 以來,仍遵 開皇,無所損益。”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二折:“你藥殺親夫,這是十惡大罪哩。”
清 林則徐 《籌議嚴禁鴉片章程摺》:“近復將不供興販姓名者,由杖加徒,已屬從重,若逕坐死罪,是與十惡無所區別。”
⒉ ?佛教以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為十惡。參閱《法苑珠林》卷一〇六。
引《南齊書·高逸傳論》:“今則十惡所墜,及五無間,刀樹劒山,焦湯猛火,造受自貽,罔或差貳。”
《敦煌變文集·目蓮救母變文》:“阿娘生時不修福,十惡十懲皆具足。”
國語辭典
十惡[ shí è ]
⒈ ?古代最嚴重的十大罪行。
引《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又置十惡之條……,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你藥殺親夫,這是十惡大罪哩!」
分字解釋
※ "十惡"的意思解釋、十惡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一百十七、這個嗜殺成性,十惡不赦的罪犯,真是死有余辜。
2.這個嗜殺成性,十惡不赦的罪犯,真是死有余辜。
3.面對這種十惡不赦的罪人,你居然還想以德報怨,真是匪夷所思!
4.辛凌越說越激動,抑揚頓挫的不斷引伸高度,李智慢慢的淪為了一個十惡不赦的無信之人。
5.塞繆爾先生告訴樂師,他從小就認識潘登尼斯,說那是一個自高自大、十惡不赦的混蛋。
6.這是個十惡不赦、罪該萬死的匪徒,應該槍斃!
7.這個十惡不赦的殺人犯被判處死刑,真是罪有應得!
8.如黑惡勢力團伙,連環殺人犯這些十惡不赦之徒,對于這些敢于面對死刑威脅,以身試法的不可救藥的極度危險份子必須適用死刑,對他們的處死無疑是鏟除了危害社會的毒瘤。
9.罪不容誅的近義詞有罪大惡極、罪該萬死、十惡不赦。
10.面對這種十惡不赦的罪人,你居然還想以德報怨,真是匪夷所思!
相關詞語
- xié è邪惡
- shí èr zǐ十二子
- shí èr十二
- è mèng惡夢
- è xiāng huǒ惡香火
- shí èr shǔ十二屬
- shí èr céng十二層
- shí fēn十分
- shí èr gōng十二宮
- shí èr mén十二門
- shí èr kè十二客
- shí èr mài十二脈
- hé shí合十
- shí èr qú十二衢
- shí èr yī十二衣
- è bǔ惡補
- shí èr jiē十二街
- shí kē十科
- shí èr tǒng十二筒
- shí èr zhī十二支
- jīn chāi shí èr金釵十二
- shí èr shí十二食
- shí zú十足
- wèn shí dào bǎi問十道百
- yī chuán shí shí chuán bǎi一傳十十傳百
- è huà惡化
- shí yǒu十友
- qī shí èr七十二
- shí nián shū十年書
- shí nián十年
- shí èr hé十二和
- shí èr chóng十二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