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ě jìn wù yuǎn
注音ㄕㄜˇ ㄐ一ㄣˋ ㄨˋ ㄩㄢˇ
成語解釋
舍近務遠
繁體捨近務遠
⒈ ?放棄近的,謀求遠的。
⒈ ?放棄近的,謀求遠的。
引《后漢書·伏湛傳》:“陛下捨近務遠,棄易求難,四方疑怪,百姓怨懼,誠臣之所惑也。”
亦作“捨近即遠”、“捨近求遠”。 《孫子·九地》“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慮” 唐 杜牧 注:“易其居,去安從危;迂其途,捨近即遠。士卒有必死之心。”
《封神演義》第十八回:“這不是折得你苦思亂想,走投無路,捨近求遠,尚望官居一品?”
《紅樓夢》第七六回:“可見咱們天天是捨近求遠,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
⒈ ?舍棄近的而去求取遠的。比喻迂拙不切實際。也作「舍近謀遠」。
引《后漢書·卷二六·伏湛傳》:「而陛下舍近務遠,棄易求難,四方疑怪,百姓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