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àn quán
注音ㄕㄢˋ ㄑㄨㄢˊ
繁體擅權
詞性動詞
⒈ ?獨攬權力;專權。
例閹臣擅權。
英arrogate powers to oneself;
⒈ ?專權,攬權。
引《荀子·仲尼》:“處重擅權,則好專事而妬賢能,抑而功而擠有罪。”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呂太后 時,王諸 呂,諸 呂 擅權,欲劫少主,危 劉氏?!?br />唐 元稹 《授劉悟檢校司空幽州節度使制》:“而守臣嬰疾,幕吏擅權,撓政行私,虧恩剝下。”
《東周列國志》第四回:“自此王室日益卑弱,諸侯各自擅權,互相侵伐,天下紛紛多事矣?!?br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當 吐蕃 入 大震關 時,朝廷便下詔征調援兵,諸功臣痛恨宦官 程元振 的擅權橫行,沒有人奉詔,連 李光弼 也不發兵來援。”
⒈ ?專攬政權。
引《史記·卷九七·酈生傳》:「呂太后時,王諸呂,諸呂擅權,欲劫少主,危劉氏。」
《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武三思擅權,法善時常察聽妖祥,保護中宗、相王及玄宗?!?/span>
近專權
1.仗勢弄權者,自以為位高權重,“習為倨傲”,不免“頤指當世,凌轢百僚”,甚至一手遮天,指鹿為馬,擅權枉法,胡作非為。
2.但在中國獨特的語境下,應注意保持這一理論作為自由宣言書的底色,避免其淪為行政擅權的辯護詞。
3.何則?主既暗懦,趙、張兄弟擅權,內結宮掖,外納貨賂,官之高下唯視賂之多少,不擇才德,不校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