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

詞語解釋
上皇[ shàng huáng ]
⒈ ?天帝。
⒉ ?楚人亦用以稱東皇太一。
⒊ ?太古的帝皇。
⒋ ?太上皇的簡稱。
引證解釋
⒈ ?天帝。
引《莊子·天運》:“監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
南朝 宋 謝靈運 《七里瀨》詩:“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⒉ ?楚 人亦用以稱 東皇太一。
引《楚辭·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王逸 注:“上皇,謂 東皇太一 也。”
⒊ ?太古的帝皇。
引漢 鄭玄 《詩譜序》:“詩之興也,諒不於上皇之世。”
孔穎達 疏:“上皇,謂 伏犧,三皇之最先者。”
唐 錢起 《衡門春夜》詩:“不厭晴林下,微風度葛巾。寧唯北窗月,自謂上皇人。”
⒋ ?太上皇的簡稱。
引唐 顏真卿 《皇帝即位賀上皇表》:“伏承陛下命皇太子踐祚改元,皇帝上陛下尊號曰上皇天帝。”
唐 黃滔 《馬嵬》詩之一:“鳴泉亦感上皇意,流下隴頭嗚咽多。”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上皇於宮中親擇數件與之,貫以獻 金 主,果大喜。”
國語辭典
上皇[ shàng huáng ]
⒈ ?天帝。
引《莊子·天運》:「監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
《文選·謝靈運·七里瀨詩》:「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⒉ ?古稱伏羲氏為「上皇」。
引漢·鄭玄〈詩譜序〉:「詩之興也,諒不于上皇之世。」
《北史·卷八三·文苑傳·許善心傳》:「反澆季之末流,登上皇之獨道。」
⒊ ?天子的父親。
引《新唐書·卷六·肅宗本紀》:「裴冕等請皇太子即皇帝位,甲子,即皇帝位于靈武,尊皇帝曰上皇天帝。」
唐·顏真卿〈皇帝即位賀上皇表〉:「伏承陛下命皇太子踐祚改元,皇帝上陛下尊號曰上皇天帝。」
⒋ ?楚人稱東皇太一。
引《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分字解釋
※ "上皇"的意思解釋、上皇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李世民是一代馬上皇帝,他即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雄才大略,又有慮懷若谷,視兵民如子的政治家風度。
2.夫妻反目,各有皇上皇后在后撐腰,一場火并驚天動地。
3., 在冀南道,道尹薛興甫上頭的太上皇,就是道聯絡官川本,那個精銳的教導隊,一方面是薛道尹名義上的衛隊,一方面是川本控制薛的直屬部隊。
4.乾隆說你以為我真退休了,我不管事了嗎?總之,各級官員必須亦如此前,遵從奉行,不可輕視,否則太上皇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5.當時太醫就站在身后,聽了以后跳腳喊冤,說:"太上皇您冤枉死我們了!我們何嘗下過毒,我們是白衣天使!"。
6.蘇王府,雖比不上皇宮的恢宏與大氣,但在皇都內,也算是富麗堂皇了,這是國君賜下的府邸,雕梁畫棟,檐牙高啄。
7.自古男兒當自強,頂天立地硬如鋼;如今社會又變樣,在家還得把娘當,洗衣做飯拖拖地,老婆當起太上皇;誰讓男兒都堅強,逆來順受扛大梁。一年三百六十五,八月三號爺們您可別忙!祝。
8.賈母雖無職無銜,卻儼然以賈府的太上皇自居,她重用腐敗分子王熙風,包庇腐敗分子賈璉,任其姿意妄為,貪贓枉法。
9.覬覦,敢對一個剛剛當上皇帝的人用這樣的兩個字,也只有掌控整個羽林軍兼顧手握半塊帥印的邱凌涯。
10.但是寶龜六年以后突然變了,從此鬼氣森森,不但皇宮里鬧鬼,連民間都白晝見鬼,井上皇后和他戶皇太子的陰魂不散,常常出現。
相關詞語
- shàng yī上衣
- shàng fāng上方
- shēn shàng身上
- lù shàng路上
- shàng mén上門
- nán shàng jiā nán難上加難
- qīn shàng chéng qīn親上成親
- zuì shàng jiā zuì罪上加罪
- tóu shàng zhuó tóu頭上著頭
- liǎn shàng臉上
- shàng jī上隮
- shàng xué上學
- táng huáng zhèng dà堂皇正大
- shàng yī yī guó上醫醫國
- xiàng shàng向上
- sòng huò shàng mén送貨上門
- shàng dū上都
- shàng jìn上進
- shàng tiáo上調
- shàng fāng jiàn上方劍
- shàng cè上策
- huáng mín皇民
- gāo gāo zài shàng高高在上
- xīn shàng心上
- shàng jì上計
- shàng jì上記
- shàng mǎ上馬
- gǎn shàng趕上
- zhì shàng至上
- tóu shàng ān tóu頭上安頭
- shǒu shàng手上
-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成千上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