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āo rǎo
注音ㄙㄠ ㄖㄠˇ
繁體搔擾
⒈ ?動(dòng)亂不安;擾亂。
⒈ ?動(dòng)亂不安;擾亂。
引漢 王符 《潛夫論·邊議》:“今邊陲搔擾,日放族禍,百姓晝夜望朝廷救己,而公卿以為費(fèi)煩不可。”
《魏書·劉義隆傳》:“時(shí) 義隆 江 北蕭條,境內(nèi)搔擾。”
宋 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吏卒搔擾,泥水狼藉,為居民莫大之患。”
清 李漁 《奈何天·分?jǐn)_》:“你去搔擾東邊,喒去搔擾西邊,各人自用兵機(jī),且看誰人得勝。”
⒈ ?擾亂使人不安。
引《西游記·第一回》:「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甚么人在此搔擾?』」
《紅樓夢·第二三回》:「賈政必定敬謹(jǐn)封鎖,不敢使人進(jìn)去搔擾,豈不寥落。」
⒉ ?紛亂不安寧。
引漢·王符《潛夫論·邊議》:「今邊陲搔擾,日放族禍,百姓日夜望朝廷救己。」
1.一個(gè)說,你們知道嗎,自從夏天來后,我的閣樓和教堂的頂樓一直遭受蝙蝠的搔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