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

詞語解釋
三清[ sān qīng ]
⒈ ?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道教對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靈寶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的合稱。酒名。即清酒。唐殿名,在長安·大明宮內。一種以松實、梅花、佛手和雪水烹沏之茶。三位清廉的人。
引證解釋
⒈ ?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
引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此蓋棲靈五岳,未駕夫三清者也。”
唐 呂巖 《七言》詩之四八:“津能充渴氣充糧,家住三清 玉帝 鄉。”
⒉ ?道教對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 靈寶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的合稱。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知觀與同兩個道童火攻道人,張掛三清,眾家鋪設齊備,動起法器。”
⒊ ?唐 殿名,在 長安 大明宮 內。
引唐 李白 《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我君六葉繼圣,熙乎玄風; 三清 垂拱,穆然紫極。”
王琦 注:“《玉海》:唐 大明宮 內有 三清殿。”
唐 人亦借指朝廷。 《舊唐書·鄭畋傳》:“陛下過垂採聽,超授恩榮,擢於百里之中,致在 三清 之上。”
⒋ ?酒名。即清酒。參見“三酒”。
引晉 潘岳 《桔賦》:“三清既設,百味星爛。”
唐 駱賓王 《初秋登王司馬樓宴得同字》詩:“締賞三清滿,承歡六義通。”
⒌ ?一種以松實、梅花、佛手和雪水烹沏之茶。
引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玉泉雪水》:“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實、梅英、佛手烹茶,謂之三清。”
⒍ ?三位清廉的人。 明 陳道亨,新建 人, 萬歷 十四年進士,官 南京 吏部郎中。同里 鄧以讚,衷貞吉 亦官 南京,為官皆清廉,人號“江 右三清”。見《明史·陳道亨傳》。
國語辭典
三清[ sān qīng ]
⒈ ?道教指仙人所居的玉清、太清、上清三清仙境。后因稱道教宮觀為三清。
引唐·劉禹錫〈游桃源一百韻〉:「如嚴三清居,不使恣搜索。」
⒉ ?道教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神。
引《紅樓夢·第一四回》:「那道士們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法語Trois Purs
分字解釋
※ "三清"的意思解釋、三清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大膽妖孽,莫要侜張為幻,迷惑世人,斬妖除魔乃我三清弟子不二法門,豈容你等妖魔裝瘋賣傻,明知故問?
2.館內建筑宏偉,金黃色的雙層瓦頂亮麗奪目,供奉呂祖先師的三清大殿,金碧輝煌,頗有宮殿氣派。
3.館內建筑宏偉,金黃色的雙層瓦頂亮麗奪目,供奉呂祖先師的三清大殿,金碧輝煌,頗有宮殿氣派。
4.一百十五、修真者行事講求個緣法,斷沒有食言而肥的道理,道人無奈之下也只有趕著鴨子硬上架,今日一大早帶著唐易來拜見三清圣人與云夢派祖師爺。
5.館內建筑宏偉,金黃色的雙層瓦頂亮麗奪目,供奉呂祖先師的三清大殿,金碧輝煌,頗有宮殿氣派。
6.戰仙與三清相互對峙,一動不動,虛空之中震動出一股神秘的氣勢,讓整座山坳都在顫動,遠處諸雄一邊療傷,一邊窺伺,似乎要在兩敗俱傷之時撈的一些好處。
7.三清乃是道家主神,列御寇自然不敢怠慢,入得殿來,先誠心敬意的上了香,跪拜已畢,這才站起來四處打量。
8.【早晨第一杯水的重要性】一補水份:補充晚間代謝失去的水份;二防便秘:刺激胃腸的蠕動,濕潤腸道,促進大便排泄;三清腸胃:沖淡胃酸,減輕胃的刺激,使胃腸保持最佳狀態;四醒大腦:增加血溶量,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稠度,促進血液循環。為了健康,晨起時請喝一杯水!
相關詞語
- qīng qīng chǔ chǔ清清楚楚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mù三木
- sān zhì三至
- sān bǎi三百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èr sān二三
- qīng xǐ清洗
- yuán qīng liú qīng源清流清
- sān shēn三身
- qīng chú清除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jù yuè sān bǎi距躍三百
- sān nián bì三年碧
- zì mìng qīng gāo自命清高
- sān fāng三方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義
- qīng xī清晰
- sān guó三國
- sān jié三節
- chá qīng查清
- sān bǎi qián三百錢
- qīng dàn清淡
- sān lǐ wù三里霧
- qīng dōng líng清東陵
- qīng chá清查
- qīng chǔ清楚
- qīng lǐ清理
- sān sè jǐn三色堇
- qīng píng yuè清平樂
- sān zhèng三正
-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