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注音ㄙㄢ ㄋ一ㄢˊ ㄅㄨˋ ㄎㄨㄟ ㄩㄢˊ
成語解釋
三年不窺園
⒈ ?《漢書·董仲舒傳》:“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顏師古注:“雖有園圃,不窺視之,言專學也。”后以“三年不窺園”為專心苦學之典。
⒈ ?后以“三年不窺園”為專心苦學之典。
引《漢書·董仲舒傳》:“少治《春秋》, 孝景 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顏師古 注:“雖有園圃,不窺視之,言專學也。”
元 馬祖常 《壯游八十韻》:“三年不窺園,自謂五經笥。”
蘇曼殊 《焚劍記》:“生專心篤學,三年不窺園。”
⒈ ?漢董仲舒長于春秋,景帝時為博士,專心一意治學,三年未曾窺視園菜一眼。典出也作「目不窺園」。
引《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比喻治學刻苦專心。漢·王充《論衡·儒增》:「董仲舒讀春秋,專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窺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