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詞語解釋
屈原[ qū yuán ]
⒈ ?(約公元前340—前278) 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國貴族出身,任左徒,兼管內(nèi)政外交大事。他主張對內(nèi)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5月秦軍一舉攻破楚都郢。他懷著亡國的悲痛,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他一生寫下許多感人肺腑、彪炳千秋的不朽詩篇,成為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國民歌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主要代表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在詩中抒發(fā)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昏庸王室和腐敗貴族的無比憎恨和對楚國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體現(xiàn)了他對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獻身精神。他的作品語言優(yōu)美,想象豐富,感情奔放。他的作品千古傳誦,對后世影響極大,他的詩篇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寶庫的偉大貢獻。
英Qu Yuan;
國語辭典
屈原[ qū yuán ]
⒈ ?人名。(西元前343~?)?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zhàn)國時楚人。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于漢北,于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重要著作有〈離騷〉、〈九章〉、〈天問〉等賦,對后代文學(xué)影響極大。
英語Qu Yuan (340-278 BC)?, famous Warring States statesman and poet, author of Sorrow at Parting 離騷|離騷 Lisao in Songs of Chu 楚辭|楚辭
德語Qu Yuan (Eig, Pers, 340 - 278 v.Chr.)?
法語Qu Yuan
分字解釋
※ "屈原"的意思解釋、屈原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這個夏季節(jié)日源于古代中國一位博學(xué)多聞的官員屈原。
2.據(jù)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從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劃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3.民俗民風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粽香飄。互贈互送聯(lián)情誼,和睦相處感情深。艾草香溢吉祥照,生活美滿甜蜜蜜。攜粽江邊看龍舟,投粽喂魚祭屈原。端午歡顏樂。
4.屈原懷瑾握瑜,卻遭到放逐的命運。
5.沿河而居,珠水兩岸的原居民把劃龍舟當作一種探親訪友、祭祀先人、紀念屈原的民俗。
6.水抱屈原是我如此尸骨難收。
7.每到端午節(jié),秭歸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紀念屈原,端午詩會吟屈原、賽龍舟紀念屈原、舉行儀式公祭屈原,此外還有掛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等。
8.屈原雖然身處一群小人之間,但他潔身自好,終成為深受人民景仰和懷念的愛國詩人。
9.五月五,慶端陽。發(fā)短信,送吉祥。掛菖蒲,飲雄黃,事業(yè)順暢更輝煌;緬屈原,劃龍舟,愛情事業(yè)雙豐收;熏白芷,包粽子,天天都過好日子;全家聚,喜團圓,生活更比蜂蜜甜!
10.端陽到,花枝俏,家家戶戶樂陶陶。掛艾草,帶香包,香香甜甜百福招。競龍舟,祭屈原,歷史傳承越千年。端午粽飄香,愿您事事昌。
相關(guān)詞語
- yuán chuàng原創(chuàng)
- yuán lǐ原理
- yuán lù原路
- yuán lái原來
- qū guāng dù屈光度
- yuán jià原價
- yuán zhǔ原主
- lì qū力屈
- yuán zuò原作
- huáng tǔ gāo yuán黃土高原
- yuán shǐ原始
- yuán dòng jī原動機
- yán yuán顏原
- lǐ qū理屈
- zhào píng yuán趙平原
- cǎo yuán草原
- yuán dòng lì原動力
- dà píng yuán大平原
- yuán tú原圖
- yuán yīn原因
- yuán běn原本
- yuán mù原木
- yuán liào原料
- yuán yóu原油
- píng yuán平原
- yuán tóu原頭
- yuán miào原廟
- yuán dǐ原底
- yuán chǔ原處
- tuī yuán推原
- wěi wěi qū qū委委屈屈
- tài yuán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