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īng xīn shǎo yù
注音ㄑ一ㄥ ㄒ一ㄣ ㄕㄠˇ ㄩˋ
成語(yǔ)解釋
清心少欲
⒈ ?謂保持心地清凈,少生欲念。亦作:清心寡欲。
⒈ ?謂保持心地清凈,少生欲念。
引《魏書·張袞傳》:“﹝ 張白澤 ﹞出行 雍州 刺史,清心少欲,吏民安之。”
亦作“清心寡慾”。 元 鄭廷玉 《忍字記》第三折:“我奉師父法旨,著你清心寡慾,受戒持齋,不許凡心動(dòng)。”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終身勞苦於身心,無(wú)分毫益,視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慾,超然於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
《水滸傳》第六一回:“你且自在家里,清心寡慾,高居靜坐,自然無(wú)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shí)記·白云觀》:“問及長(zhǎng)生久世之道,則以清心寡慾為要。”
1.世界保健日,送你“吉祥三寶”:1、鍛煉;2、微笑;3、清心少欲。擁有這三寶,保你身體健康“龍騰虎躍”,生活幸福艷陽(yáng)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