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íng lùn jiā
注音ㄆ一ㄥˊ ㄌㄨㄣˋ ㄐ一ㄚ
繁體評論家
詞性名詞
1.威爾遜憎惡被人稱為評論家,而是強調自己是文學記者,這不僅和他的任職經歷有關,更主要的是因為他對奢侈地談論形式的炫學的學院派批評風尚不以為然。
2., 評論家對那出新劇的評價褒貶不一.
3.一位菲律賓政治評論家的女兒在美國提起訴訟,控告這位前任總統是她們父親2001年被害的同謀犯,現在埃斯特拉達正準備為自己辯護。
4.在日本,與其看政治漫畫,我覺得聽那些政治評論家在電視上發表高見更好笑些,難道不是嗎?
5.這個犀利的評論家,總是以冷嘲熱諷的筆調批評時事。
6.當時,我尚未具備評論家的才能,凡事憑感覺說話,憑感性做判斷,因此,對所有的事情都是莫名其妙和含糊不清的。三島由紀夫
7.如果時事評論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現實,那么現實的屹立不變就是對它最大的嘲諷了。任何有良心的評論家都該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總有現實意義,那是種悲哀。
8., 日本軍事評論家前田哲男指出,安倍政府還“別出心裁”地創造出“灰色事態”,“存立危機事態”和“重要影響事態”等新名詞。
9., 他們扮演評論家,綜合了張伯倫的怨天尤人與斯大林軟弱的道歉。
10.卡特總統所做的努力,他自己稱之為一場“精神上的戰爭”,引得評論家將英文單詞的首字母連綴成“喵”來揶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