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í chuán
注音ㄆ一ˊ ㄔㄨㄢˊ
⒈ ?古時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戰(zhàn)船。川·藏高原地帶急流河道中用樹枝作骨架、外蒙牦牛皮的船。
⒈ ?古時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戰(zhàn)船。
引《晉書·慕容垂載記》:“遂徙營就 西津,為牛皮船百餘艘,載疑兵列杖,溯流而上。”
《資治通鑒·后周世宗顯德三年》:“太祖皇帝 乘皮船入 壽春 壕中,城上發(fā)連弩射之,矢大如屋椽。”
胡三省 注:“皮船,縫牛皮為之。”
⒉ ?川 藏 高原地帶急流河道中用樹枝作骨架、外蒙牦牛皮的船。
引唐 白居易 《蠻子朝》詩:“汎皮船兮渡繩橋,來自 巂州 道路遙。”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萬山叢矗,中遶洶溪,皮船笮橋,曲折一綫。”
⒈ ?用極堅硬的樹枝做骨干,且覆以牛皮的圓形船。
引唐·白居易〈新樂府·蠻子朝〉:「蠻子朝,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巂州道路遙。」
1.她說:“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由于那里數百條河流、數百個小島星羅棋布,縱橫交錯,一些地方只能乘船和橡皮船才能進去,救援物資運送的困難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