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洛陽城。
⒉ ?復姓。漢代有洛下閎。見《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贊》。
⒈ ?指 洛陽 城。
引南朝 梁 劉令嫻 《祭夫徐悱文》:“調逸 許 中,聲高 洛 下。”宋 蘇軾 《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山西 老將詩無敵, 洛 下書生語更妍。”明 王世貞 《明佐游梁無資作歌見援聊此奉復》詩:“吾家弱弟慚小落, 洛 下東西兩間屋。”
⒉ ?復姓。 漢 代有 洛下閎。見《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贊》。
1.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云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傳承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友情鏈接: 英語字典 事故車交易網 在線工具 淘圖網 滿分作文網
Copyright ? 2023字典網 | 粵ICP備2023151142號Email: khwz@qq.com 贊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