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ì kǒu
注音ㄌ一ˋ ㄎㄡˇ
⒈ ?口齒伶俐;能言善辯。
英quick of speech; having a sharp tongue;
⒉ ?爽口。
例這幾道涼菜,吃起來真利口。
英tasty and refreshing;
⒈ ?能言善辯。
引《書·周官》:“無以利口亂厥官。”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夫 絳侯、東陽侯 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斅此嗇夫諜諜利口捷給哉!”
宋 蘇軾 《張文定公墓志銘》:“比年以來,朝廷頗引輕嶮之人,布之言路,違道干譽,利口為賢。”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劉瑾 雖擅權,然不甚識文義,徒利口耳。”
⒉ ?爽口;可口。
引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二六章:“給你另做點利口的吃。”
⒈ ?口齒伶俐,能言善辯。
引《論語·陽貨》:「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端沐賜傳》:「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
1.白寂雙目圓睜,差點嗆了一口水,倉皇間虛鐔劍與鐵尺往身前一合,想要憑此阻擋寒瓏魚的利口。
2.他冷峻的神色,沉穩的步履,軟綿綿的奧地利口音教人噤若寒蟬卻又隱隱心安,對于午夜下窗戶“梆梆”敲響,窗簾颯然飄起的橋段實在很相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