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廬

詞語解釋
匡廬[ kuāng lú ]
⒈ ?指江西的廬山。相傳殷周之際有匡俗兄弟七人結(jié)廬于此,故稱。
引證解釋
⒈ ?指 江西 的 廬山。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jié)廬于此,故稱。參見“匡俗”。
引《后漢書·郡國志四·廬江郡》“尋陽 南有 九江,東合為 大江”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yuǎn) 《廬山記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際,隱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shí)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記》:“匡廬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吳國倫 《鄱陽湖》詩:“欲向 匡廬 臥白云, 宮亭 水色晝氤氳。”
魯迅 《熱風(fēng)·估<學(xué)衡>》:“匡廬 峨眉,山也,則曰紀(jì)游,采硫訪碑,務(wù)也,則曰日記。”
林伯渠 《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匡廬 勝境都爭識(shí),流水高山特逞奇。”
分字解釋
※ "匡廬"的意思解釋、匡廬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廬山是國內(nèi)有名的避暑勝地,素有“天然空調(diào)”、“清涼王國”、“匡廬奇秀甲天下”美譽(yù)。
2.歐陽中石先生曾寫下了“匡廬奇秀拔天翠,曉日揚(yáng)暉四海明”的詩句褒獎(jiǎng)他。
3.廬山地處江西省北部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qū)境內(nèi),瀕臨鄱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以雄、奇、險(xiǎn)、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yù)。
相關(guān)詞語
- kuāng miù zhèng sú匡謬正俗
- sān gù cǎo lú三顧草廬
- kuāng zhèng匡正
- lú shè廬舍
- qǐng kuāng頃匡
- lú zhǒng廬冢
- lú jǐng廬井
- wō niú lú蝸牛廬
- diàn lú殿廬
- zhōng kuāng中匡
- zhǒng lú冢廬
- lú fù廬阜
- wō lú蝸廬
- kuāng yì匡翼
- kuāng yì匡翊
- shì lú室廬
- lú jiǔ廬九
- kuāng shí匡時(shí)
- qián lú灊廬
- yuán lú園廬
- zhāi lú齋廬
- lú shān huì yì廬山會(huì)議
- jǐng lú井廬
- lú yuán廬園
- qú lú蘧廬
- kuāng zhèng匡諍
- kuāng yì匡益
- gōng lú宮廬
- yī kuāng jiǔ hé一匡九合
- rén jìng lú shī cǎo人境廬詩草
- qióng lú窮廬
- kuāng miù匡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