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ū qiú
注音ㄐㄨ ㄑ一ㄡˊ
⒈ ?拘禁;囚禁;關押。
例拘囚多次。
英arrest; imprison;
⒉ ?被拘禁的囚犯。
英prisoner;
⒈ ?拘禁;關押。
引唐 顏真卿 《祭伯父豪州刺史文》:“嫂及兒女皆被拘囚。睿略昭宣,宇宙清廓,脫於賊手,并得歸京。”
明 無名氏 《精忠記·臨湖》:“憶昔身遭俘擄,驅馳千里拘囚,凄涼幾度可憐秋。”
《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三年》:“信王 脫於拘囚,結集忠義,所得壯勇不啻數十萬,日望王師相為策應。”
《“五四”愛國運動資料·學界風潮記上編》:“北京大學法科已被軍警占據,作為臨時拘留所,拘囚被捕學生于內。”
⒉ ?被拘禁的囚犯。
引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若近世之訓蒙稚者……鞭撻繩縛,若待拘囚,彼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
清 曾國藩 《湖口縣楚軍水師昭忠祠記》:“士飢將困,窘若拘囚。”
⒊ ?拘束,束縛。
引唐 韓愈 《和歸工部送僧》:“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學因循到白頭。”
宋 王安石 《寄丁中允》詩:“顧惜五斗米,無辜自拘囚。”
葉圣陶 《李太太的頭發》:“她又被更深的悔恨拘囚住,一時入于昏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