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

詞語解釋
⒈ ?浙江奉化人,原名瑞元,后改名中正。日本振武學校畢業。1908年加入同盟會。1922年陳炯明叛變時,追隨孫中山避難于永豐艦。后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1926年制造中山艦事件和“整理黨務案”,排斥共產黨人。1927年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1928年后,歷任國民黨政府主席兼陸海空三軍司令、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民黨總裁、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實行獨裁統治。曾多次發動新軍閥混戰。九一八事變后,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連續發動對江西等蘇區的“圍剿”。1936年西安事變后,被迫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但多次掀起反共高潮。抗日戰爭勝利后,于1946年發動全面內戰。1949年在反共內戰徹底失敗后去臺灣。曾連任臺灣“總統”和國民黨總裁。
分字解釋
※ "蔣介石"的意思解釋、蔣介石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被蔣介石譽為王牌軍的七十四師,其實也不過是外強中干的紙老虎,不堪一擊。
2.蔣介石的政策不得人心。
3., 日軍侵華時,蔣介石不但不抗日,反而入室操戈,遭到全國人民的一致反對。
4.在中華民族存亡絕續的關鍵時刻,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5.1936年12月25日,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從此一去不復返,于是轟轟烈烈的壯舉之后便揭開了千古遺恨的悲劇序幕。
6.蔣介石眼看大勢已去,只得匆匆逃往*彎。
7.“蔣介石罵我們做‘匪’,你這一次回來不是誤上賊船了嗎?”***說后哈哈大笑,在座的人跟著也笑起來。
8.1947年3月,因蔣介石的胡宗南部20萬大軍進犯延安,劉思齊隨部隊撤離東渡黃河到山西,毛岸英則跟隨父親轉戰陜北,一對熱戀中的青年被戰爭拆散。
9.話說自蔣介石向戴笠發出撤消軍統局的秘密指令以來,每日里坐如針氈,幾乎到了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地步。
10.蔣介石雕像和其它一些令人肅然起敬的國民黨大事記被撤下。
相關詞語
- shí yóu石油
- dà lǐ shí大理石
- jiǎng gàn dào shū蔣干盜書
- qīng shí青石
- yù shí玉石
- shí zǐ石子
- huà shí化石
- mù huà shí木化石
- shí yóu石尤
- mìng jiè命介
- shí qiáo石橋
- bào shí抱石
- shí diāo石雕
- zhī jī shí榰機石
- jī shí基石
- kuàng shí礦石
- guài shí怪石
- shí yǒu石友
- yán shí巖石
- shí huī石灰
- kè shí刻石
- jiǎng lì蔣厲
- dǎo yī shí搗衣石
- shén zhǔ shí神主石
- jiǎng shì quán蔣士銓
- shí mín石民
- shí xiàng石像
- hēi shí黑石
- shí kē石科
- shí kè石刻
- shí tou石頭
- jiè shào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