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難

詞語解釋
國難[ guó nàn ]
⒈ ?國家的患難、災難,特指由外國侵略造成的國家災難。
例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國難當頭。
英national calamity(caused by foreign aggression); troubles in our native land;
引證解釋
⒈ ?國儺。古指國家驅(qū)逐疫鬼之官,又名方相氏。難,通“儺”。按,儺,驅(qū)逐疫鬼謂之儺。
引《禮記·月令》:“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鄭玄 注:“此難,難陰氣也。”
⒉ ?國家的危難。
引《漢書·翟方進傳》:“方今宗室衰弱,外無彊蕃,天下傾首服從,莫能亢捍國難。”
《南史·徐文盛傳》:“﹝ 文盛 ﹞聞國難,乃召募得數(shù)萬人來赴, 元帝 以為 秦州 刺史,加都督,授以東討之略。”
宋 文天祥 《<指南錄>自序》:“生無以救國難,死猶為厲鬼以擊賊。”
明 王猷定 《己亥七月移家盧家堡舟中即事》詩:“國難輕妻子,時危重甲兵。”
廖仲愷 《致饒潛川黃德源曾允明等函》:“中山先生 魚日乘兵艦歸 粵,整軍經(jīng)武,以靖國難。”
國語辭典
國難[ guó nàn ]
⒈ ?國家的危難。
引《三國演義·第五回》:「糾合義兵,并赴國難。」
分字解釋
※ "國難"的意思解釋、國難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如果把政府的投入和銀行雪崩般的放貸加起來看,中國的刺激直讓美國難望其項背。
2.奸商們抓緊時機囤積居奇,大發(fā)國難財。
3.他站在演講臺上說得慷慨激昂,聲淚俱下,只求大家能拋棄成見,共赴國難。
4.《靖康稗史箋證》對這次國難所記很詳細,書中所記因為非常恥辱,正史多無法記載,故參考價值頗高。
5.他站在演講臺上說得慷慨激昂,聲淚俱下,只求大家能拋棄成見,共赴國難。
6.聯(lián)合國難民署發(fā)言人雷德蒙德認為,盡管一些主要問題久拖未決,但是還是取得了許多成就。
7.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8.他站在演講臺上說得慷慨激昂,聲淚俱下,只求大家能拋棄成見,共赴國難。
9.即至漢亡,面折庭爭、慨赴國難之士比比皆是。
10.日軍要挾我國,欺我四萬萬。同胞奔走呼號,誓死奔國難。況我愛國軍人,鐵血男兒漢!
相關(guān)詞語
- guó yǒu國有
- guó zhōng zhī guó國中之國
- guó mín國民
- guó huì shān國會山
- guó dū國都
- guó yōu國憂
- wáng guó王國
- nán shàng jiā nán難上加難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華民國
- fù guó負國
- guó cè國策
- guó yǔ國語
- nán tīng難聽
- chì tǔ guó赤土國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mín guó民國
- guó mín xìng國民性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國
- guó měi國美
- nán dào難道
- chū guó出國
- jiān nán艱難
- guó tài mín ān國泰民安
- guó huì國會
- nán guài難怪
- kǔ nàn苦難
- zǔ guó祖國
- guó jiā國家
- shàng yī yī guó上醫(yī)醫(yī)國
- bái mín guó白民國
- xīng guó興國
- sān guó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