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詞語解釋
⒈ ?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1914年留學日本。1921年參與組織創造社。1923年回國。曾參加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旅居日本,其間從事中國古代史、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抗戰期間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建國后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著有詩集《女神》,歷史劇《王昭君》、《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及散文、小說、歷史、考古學著作等。有《郭沫若全集》。是中國新文學的奠基者。
分字解釋
※ "郭沫若"的意思解釋、郭沫若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1938年3月“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成立,并推舉宋美齡為理事長,馮玉祥的夫人李德全為副理事長,周*來、鄧穎超、沈鈞儒、郭沫若等都曾為此出謀劃策。
2.一百零二、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讓我們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去探索無窮的真理吧!郭沫若
3.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讓我們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探求無窮的真理吧。郭沫若
4.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郭沫若
5.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讓我們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探求無窮的真理吧。郭沫若
6.人世間,比青春再可寶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誰能保持得永遠的青春的,便是偉大的人。郭沫若
7.據說陳叔通曾認為當代中國有四大書家,即康生、郭沫若、齊銘燕、沈尹默。陳叔通把郭沫若等與康生并駕齊驅,康生肯定不高興,據說他曾夸口,他“用腳趾頭夾木棍都比郭沫若寫得強”。陸灝
8.人世間,比青春再可寶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誰能保持得永遠的青春的,便是偉大的人。郭沫若
9.多讀名家著作,多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同樣是必要的。郭沫若
10.人世間,比青春再可寶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寶貴的東西卻不甚為人所愛惜,最易消逝的東西卻在促進它的消逝。誰能保持得永遠的青春的,便是偉大的人。郭沫若
相關詞語
- guō mò ruò郭沫若
- guō mò ruò郭沫若
- guō mò ruò郭沫若
- yáng mò楊沫
- lǐ guō tóng zhōu李郭同舟
- ruò shì若是
- dōng guō東郭
- ruò jí ruò lí若即若離
- jiǎ ruò假若
- ruò gān若干
- tǎng ruò倘若
- shuǐ guō水郭
- lǐ guō李郭
- bái mò白沫
- pào mò sù liào泡沫塑料
- ruò áo若敖
- guō què ér郭雀兒
- ruò ruò若若
- ruò gǒu若茍
- xuàn ruò泫若
- ruò xǔ若許
- chì fèn ruò赤奮若
- zì ruò自若
- dāi ruò mù jī呆若木雞
- tài rán zì ruò泰然自若
- chāo chàng ruò shī怊悵若失
- chàng rán ruò shī悵然若失
- fù guō附郭
- bēn ruò賁若
- yīn guō陰郭
- zhī ruò祗若
- rú ruò如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