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ú chuán
注音ㄈㄨˊ ㄔㄨㄢˊ
繁體符傳
⒈ ?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門關。
⒉ ?指兵符。
⒈ ?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門關。
引《墨子·號令》:“諸城門若亭,謹候視往來行者符,符傳疑,若無符,皆詣縣廷言,請問其所使。”
孫詒讓 間詁:“《周禮·司關》有‘節傳’, 鄭 注云:‘傳,如今移過所文書。’《釋名·釋書契》云:‘過所或曰傳。傳,轉也,轉移所求執以為信也。’ 崔豹 《古今注》云:‘凡傳,皆以木為之,長五寸,書符信於上,又以一板封之,皆封以御史印章,所以為信也。’”
岑仲勉 簡注:“即護照或通行證。”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四:“以其受異氣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賈販,無關繻、符傳、租稅之賦。”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四節:“私商貨物經官府允準,給予符傳,也得與外國人貿易。”
⒉ ?指兵符。
引《后漢書·竇固傳》:“明年,復出 玉門 擊 西域,詔 耿秉 及騎都尉 劉張 皆去符傳以屬 固。”
《資治通鑒·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符、傳皆合之以為信。符,兵符也……此傳蓋亦行兵所用以為信,非度關所用之傳也。”
1.這與把丑陋的字符串、類型和綁定的標志符傳遞給五花八門的反射aPI比較起來,要感覺舒服得多。
2.舍已救人英雄符傳道追悼會文昌羅豆農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