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fēng

封泥


拼音fēng ní
注音ㄈㄥ ㄋ一ˊ

封泥

詞語解釋

封泥[ fēng ní ]

⒈ ?亦稱“泥封”。古時簡牘文書以繩捆扎,在繩結處加檢木,上封蓋有鈐印的膠泥塊,以防泄密、備檢核,謂之“封泥”。流行于秦漢時期。

引證解釋

⒈ ?謂用泥封緘文書。古代文書囊笥外加繩捆扎,在繩結處以膠泥加封,上蓋鈐印,以防泄密、失竊。也有將簡牘盛于囊內,在囊外系繩封泥者。盛行于 秦 漢。清 末以來,此項遺物發現甚多。參閱 清 吳式芬 陳介祺 《封泥考略》, 清 劉鶚 《鐵云藏封泥》, 周明泰 《續封泥考略》、《再續封泥考略》, 王國維 《齊魯封泥集存》, 馬衡 《封泥存真》。

《后漢書·百官志三》:“守宮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御紙筆墨,及尚書財用諸物及封泥。”
唐 李林甫 《嵩陽觀圣德感應頌》:“目對封泥,手連印署。”
王國維 《<齊魯封泥集存序>》:“竊謂封泥之物,與古璽相表里,而官印之種類,較古璽印為尤伙,其足以考正古代官制地理者,為用至大。”

⒉ ?此謂守關如封泥,后因以“封泥”喻據守雄關。

《后漢書·隗囂傳》:“元 ( 王元 )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 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
唐太宗 《入潼關》詩:“棄襦懷遠志,封泥負壯情。”

國語辭典

封泥[ fēng ní ]

⒈ ?古人未有紙時,以簡素傳遞信息,為防私拆,在繩結開啟處,以泥封緊,加蓋印章,故稱為「封泥」。其殘存者,對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頗有助益,如馬王堆一號墓「轪侯家丞」封泥。

英語sealing clay, lute

法語lut

分字解釋


※ "封泥"的意思解釋、封泥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秦印、漢印、玉印、鑄印、鳥蟲書、封泥印、圓朱文等等,各種字體、風格,令人應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