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露

詞語解釋
發露[ fā lù ]
⒈ ?顯示;流露。
⒉ ?揭露。
⒊ ?指被揭露。
引證解釋
⒈ ?顯示;流露。
引漢 王粲 《神女賦》:“稱詩表志,安氣和聲。探懷授心,發露幽情。”
《南史·焦度傳》:“度 於城樓上肆言駡辱 攸之,至自發露形體穢辱之,故 攸之 怒,改計攻城。”
《朱子語類》卷七十:“初六是那小人欲為惡而未發露之時。”
明 黃綰 《明道編》卷二:“凡人之學,有之必欲發露,故以能默為難。”
魯迅 《且介亭雜文·說“面子”》:“這類脾氣,是‘紳商’也不免發露的:袁世凱 將要稱帝的時候,有人以列名于勸進表中為‘有面子’。”
⒉ ?揭露。
引《后漢書·陳忠傳》:“是以盜發之家,不敢申告,鄰舍比里,共相壓迮,或出私財,以償所亡。其大章著不可掩者,乃肯發露。”
宋 范仲淹 《再奏雪張亢》:“其 張亢 所奏二事,若未有發露,乃是自首。”
魯迅 《華蓋集·通訊二》:“要救正這些,也只好先行發露各樣的劣點,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來。”
⒊ ?指被揭露。
引清 王士禛 《居易續談》:“夫 魏忠賢 者……至 崇禎 初年,罪狀發露,押往祖陵,潛行自盡,磔尸 河閒。”
國語辭典
發露[ fā lù ]
⒈ ?揭發泄露。
引元·王伯成《貶夜郎·第三折》:「那里是遮藏丑事護身符,子是張發露私情樂章集。」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你自有主張,倘或有些發露啊!」
分字解釋
※ "發露"的意思解釋、發露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上人讓他在圣城的萬佛寶殿中,在十方諸佛菩薩及四眾前發露懺悔,以挽救他的罪業。
2.潘婷營養洗發露現含有更多維他命原B5,營養能由發根徹底滲透至發尖,補充養分,有效預防頭發分叉,令頭發健康、光澤。
相關詞語
- fā guāng發光
- fā láo sāo發牢騷
- bào lù暴露
- fā dòng發動
- fèn fā奮發
- xiǎn lù顯露
- tòu lù透露
- tǔ shí wò fā吐食握發
- fā qǐ發起
- bù yí háo fā不遺毫發
- bái fà cāng cāng白發蒼蒼
- zhī fā支發
- pī fā批發
- dòng fā動發
- hā lǐ fā哈里發
- xīng fā興發
- fā rè發熱
- bǎi fā bǎi zhòng百發百中
- liú lù流露
- huǒ lǐ huǒ fā火里火發
- fā shēng發生
- lǐ fà理發
- fā diàn發電
- yǐn fā引發
- gān lù sì甘露寺
- bù lù shēng sè不露聲色
- fā zhǎn發展
- fā diàn jī發電機
- luǒ lù裸露
- hēi fā黑發
- fā bù發布
- fā dá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