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é guān bó dài
注音ㄜˊ ㄍㄨㄢ ㄅㄛˊ ㄉㄞˋ
成語解釋
峨冠博帶
繁體峨冠博帶
⒈ ?高冠闊帶,古代形容士大夫的裝束。
英high cap and wide belt;
⒈ ?高冠和闊衣帶。古代儒生或士大夫的裝束。
引《三國演義》第三七回:“門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帶,道貌非常,特來相探。”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似這等人,也算做穿窬小人中大俠了。反比那面是背非、臨時茍得、見利忘義一班峨冠博帶的不同。”
魯迅 《三閑集·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我想,這是因為他們的理想,是在革命以后,‘重見 漢 官威儀’,峨冠博帶。”
⒈ ?戴著高帽子,系著寬闊的衣帶,為舊時士大夫的服飾。元·關漢卿也作「高冠博帶」。
引《謝天香·第一折》:「恰才耆卿說道,好覷謝氏,必定是峨冠博帶一個名士大夫。」
《三國演義·第三七回》:「門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帶,道貌非常。」
1.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崇樓華堂也都淪為草澤之后,那一桿竹管毛筆偶爾涂畫的詩文,卻有可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心中的故鄉。
2.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后,反而是一桿竹管筆偶爾涂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游。
3.駱玉終于穿上了峨冠博帶的博士服,從校長手上鄭重接過博士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