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ōng xià
注音ㄉㄨㄥ ㄒ一ㄚˋ
繁體東夏
⒈ ?古代泛指中國東部。
⒉ ?金元之際的國名。金宣宗時,蒲鮮萬奴據(jù)遼東自立,國號大真,歷史上亦稱東真。后降元;復叛,稱東夏。元太宗時滅于元。參閱《元史·太祖紀》及《太宗紀》。
⒈ ?古代泛指 中國 東部。
引《書·微子之命》:“上帝時歆,下民祗協(xié),庸建爾于上公,尹茲東夏。”
孔 傳:“正此東方華夏之國。 宋 在京師東。”
《后漢書·吳祐傳》:“祐 每行園,常聞諷誦之音,奇而厚之,亦與為友,卒成儒宗,知名東夏。”
《周書·武帝紀下》:“東夏既平,王道初被, 齊 氏弊政,餘風未殄。”
清 侯方域 《贈倪滎陽序》:“友人 王君 侯服 者,東夏豪杰之士也。”
⒉ ?金 元 之際的國名。 金宣宗 時, 蒲鮮萬奴 據(jù) 遼東 自立,國號 大真,歷史上亦稱 東真。后降 元 ;復叛,稱 東夏。元太宗 時滅于 元。參閱《元史·太祖紀》及《太宗紀》。
1.大衛(wèi)疆域,終為北齊,南鄭,西戎,東夏,中唐五國所瓜分,五國秉持遠交近攻的原則,相互掣肘,各有顧忌,形成了諸國并列的局面,天下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