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ào cháng
注音ㄉ一ㄠˋ ㄔㄤˊ
繁體弔場
⒈ ?亦作“吊場”。
⒉ ?戲劇術語。一出戲的結尾,其他演員都已下場,留下一、二人念下場詩;或一出戲中一個場面結束,由某一演員說幾句說白,轉到另一個場面。
⒈ ?亦作“吊場”。戲劇術語。一出戲的結尾,其他演員都已下場,留下一、二人念下場詩;或一出戲中一個場面結束,由某一演員說幾句說白,轉到另一個場面。
引宋 無名氏 《錯立身》戲文第十二出:“浄末卜吊場下。”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肅苑》:“‘繡戶女郎閒鬭草,下帷老子不窺園。’(下)[貼弔場]且喜 陳師父 去了。叫花郎在么?”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罵筵》:“[凈、副凈從人喝道下][末弔場介]。”
清 李漁 《閑情偶寄·演習·語言惡習》:“如兩人三人在場,二人先下,一人説話未了,必宜稍停以盡其説,此謂‘弔場’,原系古格。”
⒈ ?戲劇搬演時,必有分場或分段,在前后場之間,為使能銜接而不中斷,特留一些演員在場表演,以吊出后場,稱為「吊場」。也作「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