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

詞語解釋
大義[ dà yì ]
⒈ ?代表正義的道理。
例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三國志·諸葛亮傳》
深明大義。
英righteous cause; cardinal principles of righteousness;
⒉ ?夫婦之義,謂婚姻。
例既欲結(jié)大義,故遣來貴門。——《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英Women's marriage;
⒊ ?文章、論著或理論的精要之處。
英gist;
引證解釋
⒈ ?正道;大道理。
引《易·家人》:“《彖》曰:女正位乎內(nèi),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
《舊唐書·李晟傳》:“晟 亦同勞苦,每以大義奮激士心,卒無叛離者。”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八:“你不該因私情而忘大義,你不該阻止她回家去看她那患病的母親。”
⒉ ?夫婦之義,謂婚姻。
引漢 秦嘉 《贈(zèng)婦詩》之二:“既得結(jié)大義,歡樂苦不足。”
《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直説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jié)大義,故遣來貴門。”
《太平廣記》卷三二四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崔茂伯》:“少聞大人以我配君,不幸喪亡,大義不遂。”
⒊ ?要義;要旨。
引《東觀漢記·班固傳》:“學(xué)無常師,不為章句,舉大義而已。”
《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上》:“王莽 天鳳 中,乃之 長安,受《尚書》,略通大義。”
唐 韓愈 《送牛堪序》:“以明經(jīng)舉者,誦數(shù)十萬言,又約通大義,徵辭引類。”
國語辭典
大義[ dà yì ]
⒈ ?正道。
引《文選·潘岳·西征賦》:「甄大義以明責(zé),反初服于私門。」
《三國演義·第六回》:「吾始興大義,為國除賊。」
⒉ ?經(jīng)書中的要義。
引《文選·杜預(yù)·春秋左氏傳序》:「然劉子駿創(chuàng)通大義,……皆先儒之美者也。」
分字解釋
※ "大義"的意思解釋、大義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嘴上雖然憤憤不平,他卻還是仔細(xì)地去觀察那頁書,看看里面有沒有蘊(yùn)含著什么微言大義。
2.在敵人的鍘刀面前,劉胡蘭寧死不屈,大義凜然。
3.馬大義不但不能伏誅,反而名正言順的逍遙法外,讓他怎能不憋氣窩火?孫卓看著朱佑石臉色,已知道自己分析無誤,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氣。
4.1958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狼牙山五壯士》創(chuàng)意,像一組雕塑屹立在狼牙山頭,怒視敵寇,英勇不屈、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左下角的五簇青松圖案,象征著英雄的五壯士永垂青史。
5.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他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精神風(fēng)貌。
6.面對(duì)敵人的絞架,李大釗大義凜然,毫無懼色。
7.你的這種小男人風(fēng)范和他的大義凜然顯然構(gòu)成了鮮明的對(duì)比。
8., 大義分舵蔣舵主身后站著的六七個(gè)人或手按刀柄,或磨拳擦掌,都是躍躍欲動(dòng),只是沒有幫主發(fā)話,勉強(qiáng)按捺。
9.“七君子”在蘇州法庭上大義凜然,據(jù)理駁斥司法當(dāng)局的誣控,把審判長駁得理屈詞窮。
10.為了本教大業(yè),為了圣教大義能夠傳承,咱們終究不能坐以待斃,惟有對(duì)多聞老兒端本正源,讓他伏法受誅方可救圣教于水深火熱。
相關(guān)詞語
- bù dà不大
- yì zhàn義戰(zhàn)
- dà lǐ shí大理石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義執(zhí)言
- dà dōu大都
- jiā yì shì嘉義市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tóng yì cí同義詞
- yì jīng義經(jīng)
- míng yì gōng zī名義工資
- dà niáng大娘
- tóng yì yǔ同義語
- zhǐ yì旨義
- dà yì miè qīn大義滅親
- dà yì miè qīn大義滅親
- xiá yì狹義
- dà dòng mài大動(dòng)脈
- dà dǎ nòng大打弄
- qiáng dà強(qiáng)大
- yì yǒng義勇
- jīng yì rù shén精義入神
- dà gū大姑
- dà zhèng大正
- dà nián大年
- dà píng大平
- dà gàn大干
- yì fù義父
- zhēn yì真義
- yì xíng義刑
- diàn dà電大
- yì yín義淫
- jiàn yì gǎn wéi見義敢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