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uí shēn
注音ㄔㄨㄟˊ ㄕㄣ
繁體垂紳
⒈ ?大帶下垂。《禮記·玉藻》:“凡侍于君,紳垂。”孔穎達疏:“紳,大帶也。身直則帶倚,盤折則帶垂。”言臣下侍君必恭。后借指在朝為臣。
⒈ ?大帶下垂。
引《禮記·玉藻》:“凡侍於君,紳垂。”
孔穎達 疏:“紳,大帶也。身直則帶倚,磐折則帶垂。”
言臣下侍君必恭。后借指在朝為臣。 宋 歐陽修 《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氣,而措天下於 泰山 之安。”
宋 黃庭堅 《留王郎》詩:“母慈家人肥,女慧男垂紳。”
1.至于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其豐功盛烈,所以銘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