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ū dí bù yì
注音ㄔㄨ ㄉ一ˊ ㄅㄨˋ 一ˋ
成語解釋
出敵不意
繁體出敵不意
⒈ ?亦作“出敵意外”。
⒉ ?謂行動出于敵方意料之外。
⒈ ?亦作“出敵意外”。謂行動出于敵方意料之外。
引毛澤東 《關于平津戰役的作戰方針》:“此種計劃出敵意外,在你們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敵人是很難覺察出來的。”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我看,媽,不如讓我去,出敵不意,攔腰插一拳,也許能夠把敵陣沖亂。”
李哲人 《“一二·九”在天津》:“為了防止敵人的破壞,出敵不意地將5月30日的游行示威,提前在5月28日舉行。”
1.方志敏執行了毛*席“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并針對當時贛東北的具體情況,提出了“出敵不意,攻敵不備,聲東擊西,避實擊虛,集中兵力,爭取主動,打不打操之于我”。
2.一位主將如出敵不意而包圍一地,且比敵人爭先了幾天,他就應利用此時機以圓壘陣線把自己掩護起來;從此時起,他即應攻進陣地,并在全局的處理中獲得新的力量因素;達到新的兵力水準。
3.一位主將如出敵不意而包圍一地,且比敵人爭先了幾天,他就應利用此時機以圓壘陣線把自己掩護起來;從此時起,他即應攻進陣地,并在全局的處理中獲得新的力量因素;達到新的兵力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