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ǒng rǔ ruò jīng
注音ㄔㄨㄥˇ ㄖㄨˇ ㄖㄨㄛˋ ㄐ一ㄥ
成語解釋
寵辱若驚
繁體寵辱若驚
⒈ ?謂君王以居下為道,得之則驚喜,失之則驚恐。
⒈ ?謂君王以居下為道,得之則驚喜,失之則驚恐。
引《老子》:“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張舜徽 疏證:“古之陳君道者,謂人主宜卑弱自處,故恒以居下為言。既云愛居下矣,故得之若驚,謂驚喜也;失之若驚,謂驚恐。”
⒈ ?得寵或受辱皆感到驚惶。語出形容患得患失的心情。
引《老子·第一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1.看到小孩子得到老師表揚和批評時寵辱若驚的樣子,我就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傳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