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漢語詞典赤嵌樓赤嵌樓的意思
chìkànlóu

赤嵌樓


拼音chì kàn lóu
注音ㄔˋ ㄎㄢˋ ㄌㄡˊ

繁體赤嵌樓

赤嵌樓

詞語解釋

赤嵌樓[ chì kàn lóu ]

⒈ ?在臺灣省臺南市北部。創建于1650年。原為荷蘭人侵臺時筑的內城,名普羅文薩堡,又名紅毛樓。高105米,周長141米。1862年被地震所毀,1879年重建。樓兩層,雄偉壯麗。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后曾以此為承天府。1921年改為歷史陳列館。為臺南市著名古跡。

國語辭典

赤嵌樓[ chì kǎn lóu ]

⒈ ?位于臺南市民族路的古跡。創建于明永歷七年(西元1653)?。此樓原為荷蘭人所建,本稱為「普魯民遮城」,是荷蘭人商業及行政中心。明永歷十五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后,便設府署于此城。清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朱一貴之役,樓門曾被破壞,后亦迭遭災禍,致使屋宇傾毀,然城墻卻依然堅固如昔。光緒十二年在此樓中央建文昌閣,西南隅建海神廟。今道路入口處,存有一對石獅,城樓下方有一排碑林,由九只赑屭駝著,碑文為乾隆皇帝親撰,石碑四周有龍紋浮雕,甚為別致。樓本身建筑亦精巧可觀?,F屬臺閩地區一級古跡。也作「赤崁樓」。

分字解釋


※ "赤嵌樓"的意思解釋、赤嵌樓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赤嵌樓瀕臨大海,清初臺江尚未淤塞前,浪濤可直達城樓下,紅色的磚墻在夕陽夕照下與海水印照,人稱“赤嵌夕照”,曾為當時*彎八景之一。